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子妆慢.四月朔日同吴天篆过通真观王鍊师道院看牡丹即用天篆昨岁雨中看花韵》
《西子妆慢.四月朔日同吴天篆过通真观王鍊师道院看牡丹即用天篆昨岁雨中看花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紫府玲珑,丹房窈窕,长就枝头娇嫭。

看花人逐蝶蜂忙,隔花试寻游侣。醮坛侧去。

露几朵、檀痕浅注。羡盈盈、比人间金谷,更饶幽趣。

花如语。低撼金铃,小向暮春诉。

红颜最怕落花风,乞鍊师、为花重铸。师还念取。

刘郎鬓、已经如许。待来春、元都观又成前度。

(0)
鉴赏

这首《西子妆慢》是清代词人陈维崧的作品,描绘了四月初一与友人在通真观王炼师道院观赏牡丹的情景。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的娇美与幽雅,以及词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词的开篇“紫府玲珑,丹房窈窕”,以“紫府”和“丹房”形容牡丹所在的环境,既神秘又华美,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长就枝头娇嫭”一句,直接赞美了牡丹的娇艳与柔美,仿佛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看花人逐蝶蜂忙,隔花试寻游侣”描绘了赏花者的热闹场景,蝴蝶蜜蜂在花间飞舞,人们穿梭其中,寻找着志同道合的朋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下来“花如语。低撼金铃,小向暮春诉”则赋予花朵以生命,它们似乎在低语,向暮春时节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充满了诗意。

“红颜最怕落花风,乞鍊师、为花重铸”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希望炼师能用法力保护这些美丽的花朵,不让它们轻易凋零。最后“师还念取。刘郎鬓、已经如许。待来春、元都观又成前度”则是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来年春天,这里还能再次见到如初的美好景象。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赏花人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

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

指底商风悲飒飒,舌头胡语苦醒醒。

如言都尉思京国,似诉明妃厌虏庭。

迁客共君想劝谏,春肠易断不须听。

(0)

咏露珠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0)

安肃道中

小邑如村落,飞花送客鞍。

菜租田上价,柳禁路当官。

古调怜车铎,乡心负钓竿。

郎山青未了,谁与尽情看。

(0)

自题联

家少楼台无地起;案余灯火有天知。

(0)

题马太尉华山庄

别开池馆背山阴,近得幽奇物外心。

竹色拂云连岳寺,泉声带雨出溪林。

一庭杨柳春光暖,三径烟萝晚翠深。

自是功成闲剑履,西斋长卧对瑶琴。

(0)

扬州词

江都士女荡轻舟,传说当时翠辇留。

二十四桥人散后,风吹萤火遍䢴沟。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