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府玲珑,丹房窈窕,长就枝头娇嫭。
看花人逐蝶蜂忙,隔花试寻游侣。醮坛侧去。
露几朵、檀痕浅注。羡盈盈、比人间金谷,更饶幽趣。
花如语。低撼金铃,小向暮春诉。
红颜最怕落花风,乞鍊师、为花重铸。师还念取。
刘郎鬓、已经如许。待来春、元都观又成前度。
紫府玲珑,丹房窈窕,长就枝头娇嫭。
看花人逐蝶蜂忙,隔花试寻游侣。醮坛侧去。
露几朵、檀痕浅注。羡盈盈、比人间金谷,更饶幽趣。
花如语。低撼金铃,小向暮春诉。
红颜最怕落花风,乞鍊师、为花重铸。师还念取。
刘郎鬓、已经如许。待来春、元都观又成前度。
这首《西子妆慢》是清代词人陈维崧的作品,描绘了四月初一与友人在通真观王炼师道院观赏牡丹的情景。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的娇美与幽雅,以及词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词的开篇“紫府玲珑,丹房窈窕”,以“紫府”和“丹房”形容牡丹所在的环境,既神秘又华美,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长就枝头娇嫭”一句,直接赞美了牡丹的娇艳与柔美,仿佛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看花人逐蝶蜂忙,隔花试寻游侣”描绘了赏花者的热闹场景,蝴蝶蜜蜂在花间飞舞,人们穿梭其中,寻找着志同道合的朋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下来“花如语。低撼金铃,小向暮春诉”则赋予花朵以生命,它们似乎在低语,向暮春时节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充满了诗意。
“红颜最怕落花风,乞鍊师、为花重铸”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希望炼师能用法力保护这些美丽的花朵,不让它们轻易凋零。最后“师还念取。刘郎鬓、已经如许。待来春、元都观又成前度”则是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来年春天,这里还能再次见到如初的美好景象。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赏花人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
指底商风悲飒飒,舌头胡语苦醒醒。
如言都尉思京国,似诉明妃厌虏庭。
迁客共君想劝谏,春肠易断不须听。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别开池馆背山阴,近得幽奇物外心。
竹色拂云连岳寺,泉声带雨出溪林。
一庭杨柳春光暖,三径烟萝晚翠深。
自是功成闲剑履,西斋长卧对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