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传经去,宁亲借使骢。
席常虚待左,道岂敢云东。
射策张家子,能诗任氏童。
苍苍岱云里,何处听春鸿。
两月传经去,宁亲借使骢。
席常虚待左,道岂敢云东。
射策张家子,能诗任氏童。
苍苍岱云里,何处听春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侍御官在宴席上对即将归乡探亲的门人张玉的深情赠言。诗中充满了对友情与亲情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远行之人的祝福。
首句“两月传经去”,点明了张玉离开的时间和原因——他去学习儒家经典两个月了。接着,“宁亲借使骢”一句,表达了侍御官对张玉归家探望父母的深切理解与支持,借使骢(一种马匹)象征着张玉归途中的交通工具,也暗含了对张玉安全归家的美好祝愿。
“席常虚待左,道岂敢云东。”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侍御官对张玉的尊重与期待。席位常为张玉留置在左侧,表示对其身份与地位的重视;而“道岂敢云东”则表达了侍御官对张玉未来前程的期许,希望他能够继续前行,追求更广阔的天地。
“射策张家子,能诗任氏童。”这里以“张家子”和“任氏童”分别指代张玉和侍御官自己,通过自谦与赞美,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同时,也暗示了张玉不仅在学术上有成就,还擅长诗歌创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
最后,“苍苍岱云里,何处听春鸿。”将场景转向自然,用苍茫的岱云和远处的春鸿,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邃的意境。这句话既是对张玉归途的想象,也是对张玉未来旅程的祝福,希望他在旅途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预示着他未来的人生道路如同春鸿般充满生机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侍御官对门人张玉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知识、艺术的共同追求。
有时神物待圣人,去后汤还冷,来时树亦春。
今兹十月自东归,羽旆逶迤上翠微。
温谷葱葱佳气色,离宫奕奕叶光辉。
临渭川,近天邑。
浴日温泉复在兹,群仙洞府那相及。
吾君利物心,玄泽浸苍黔。
渐渍神汤无疾苦,薰歌一曲感人深。
征骖入云壑,始忆步金门。
通籍微躯幸,归途明主恩。
匪唯徇行役,兼得慰晨昏。
是节暑云炽,纷吾心所尊。
海县且悠缅,山邮日骏奔。
徒知恶嚣事,未暇息阴论。
峣武经陈迹,衡湘指故园。
水闻南涧险,烟望北林繁。
远霭千岩合,幽声百籁喧。
阴泉夏犹冻,阳景昼方暾。
懿此高深极,徒令梦想存。
盛明期有报,长往复奚言。
清轩临夕池,微径入寒树。
暝还探旧史,颇知古人趣。
明一诱道心,吹万成世务。
猎精自补阙,安能守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