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晚憩高林,好风吹我襟。
斜红翻鹭翅,空碧湛波心。
云坞牛羊下,烟汀竹筱深。
一声渔笛罢,袅袅送馀音。
薄晚憩高林,好风吹我襟。
斜红翻鹭翅,空碧湛波心。
云坞牛羊下,烟汀竹筱深。
一声渔笛罢,袅袅送馀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欣赏和向往之情。开篇“薄晚憩高林”,设定了一个黄昏时分,微风习习,环境清幽的场景。“好风吹我襟”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清风的享受和喜悦。
接下来的“斜红翻鹭翅,空碧湛波心”,通过对夕阳余晖映照水面,以及鹭鸟翅膀在水天相接处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诗人用“斜红”、“空碧”来形容光线与色彩的变化,更显出画面之美。
“云坞牛羊下,烟汀竹筱深”,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图景。云似坞(土堆)的形象增加了景物的立体感,而牛羊在此活动,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烟汀”与“竹筱深”,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一声渔笛罢,袅袅送馀音”,诗人通过渔人的笛子声音的描绘,传达了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和留恋。渔笛的声音在空中回荡,给画面增添了一抹淡远而不失柔美的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以及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同舍诸稚子,初更坦腹眠。
须臾起鼻息,汹汹如奔泉。
而我忧且病,欲卧辄迁延。
坐久觉疲倦,就枕如临渊。
展转复长吁,情绪更凄然。
睡思暂彷佛,征雁鸣九天。
使我不能寐,体气宁不便。
身心贵摄理,事累宜弃捐。
而我无所答,泣涕但涟涟。
是时月当午,素影隙中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