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轩临夕池,微径入寒树。
暝还探旧史,颇知古人趣。
明一诱道心,吹万成世务。
猎精自补阙,安能守章句?
清轩临夕池,微径入寒树。
暝还探旧史,颇知古人趣。
明一诱道心,吹万成世务。
猎精自补阙,安能守章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傍晚时分,独自一人坐在清洁的轩上,面对着夕阳下的池塘。微小的径道通向被寒风萦绕的树木之间。他似乎在黄昏之际探寻旧时的历史,通过这些古籍了解到前人的生活情趣。
"明一诱道心"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古书,悟到了生命和宇宙的大道理,同时也放下了世俗的繁琐事务。"猎精自补阙"则显示出诗人在学习古籍的过程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修复知识上的不足。
最后一句"安能守章句?"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问或嘲讽,意味着即使对于古文经典有所了解和掌握,但要真正做到守护并遵循其中的章法与句读,又谈何容易。这里流露出诗人对于学业修养的深沉体认以及自我期许。
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对古籍的尊重,以及对于个人修养的严格要求,展现了唐代士人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先生旧是瀛洲客,文藻风流第一人。
华月玉堂仙署冷,西风辽海鬓毛新。
文园最忆相如赋,茅屋谁怜杜老贫。
圣世云衢需俊彦,肯令漂泊暮江滨。
济济群贤圣度宽,怜君何事戴南冠。
清时文物为儒贵,晚岁关山行路难。
丹凤五门春日丽,玄菟万里海风寒。
蒲车早晚徵耆旧,莫作长沙谪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