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虎冢》
《虎冢》全文
宋 / 楼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辛勤玉柙更珠襦,或见叉牙出骨须。

鸷兽一心能护法,敝帷千载尚全躯。

馀威凛凛空埋骨,遗像眈眈若负嵎。

及见当年梅子熟,自应惊倒老妖狐。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虎冢》,是宋代文学家楼钥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座象征着勇猛与威严的虎冢,通过对虎的形象和历史寓意的刻画,表达了对英勇精神的敬仰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辛勤玉柙更珠襦”,形象地描述了虎被精心安葬的情景,暗示其生前的勇猛和尊贵。“玉柙”和“珠襦”都是贵重的葬具,用来形容虎的葬礼之隆重。次句“或见叉牙出骨须”,通过描绘虎的骨骼细节,展现了其威猛的形态,即使死后仍令人敬畏。

第三句“鸷兽一心能护法”,将虎比喻为守护佛法的神兽,赋予其神圣的使命,体现了人们对虎的崇高评价。第四句“敝帷千载尚全躯”,强调虎的遗骸虽经千年,依然保持着完整的身躯,显示了其不朽的精神。

第五句“余威凛凛空埋骨”,表达出虎虽已逝去,但其威严犹在,令人敬畏。最后一句“及见当年梅子熟,自应惊倒老妖狐”,以梅子熟透的季节象征岁月流转,暗示即使面对时光变迁,虎的精神依旧能够震慑邪恶,让老妖狐也为之胆寒。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虎冢,赞美了虎的勇猛和忠诚,同时也寓含了对英雄精神的传承和怀念。楼钥的笔触深沉而富有哲理,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无常。

作者介绍
楼钥

楼钥
朝代:宋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
猜你喜欢

留别社友

漫浪归来六换秋,又携书剑入皇州。

得些湖海元龙气,作个山川司马游。

奔走客城因念脚,勾牵时事上眉头。

中朝满目皆知己,还有篇诗遣寄不。

(0)

寄松坡

别去京华又一霜,怀人心事暮云长。

高楼不见青山面,明月偏来照屋梁。

湖海最深难久驻,乾坤许大任行藏。

书生空抱忧时愤,何日与君同较量。

(0)

寄李适安

懒踏门前没马尘,适安亭上坐吟身。

慇勤风月一樽酒,斟酌湖山十里春。

柳叶未舒先妩媚,梅花虽老更精神。

白鸥似会冥搜意,来往忘机欲傍人。

(0)

和刘后村杂兴·其二

几年待漏趣朝班,乞得閒身返故山。

公论尽归恩怨外,清谈不落是非间。

屠龙肯信无高手,画虎虽成亦强颜。

马革裹尸徒自壮,争如投老得生还。

(0)

陈氏溪亭次韵

溪亭镇日著吟身,不浣衣中一点尘。

水比世间机巧者,山如前辈典刑人。

唤回魂梦敲茶臼,费尽工夫整钓纶。

时有野僧排闼至,炷香清坐话头新。

(0)

五峰岩

开到荼蘼春事阑,又寻杖履看青山。

人行瘦石枯藤上,路入蛮风瘴雨间。

佛地平分天界限,道场元属鬼门关。

野僧不会游人意,日未晡时及早还。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