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浩以广,滔滔下沧溟。
长风吹落日,烟雨时冥冥。
行人欲渡不可行,滩头且莫相喧争。
方舟自有济川术,不比无人尽日横。
淮水浩以广,滔滔下沧溟。
长风吹落日,烟雨时冥冥。
行人欲渡不可行,滩头且莫相喧争。
方舟自有济川术,不比无人尽日横。
这首诗描绘了淮川晚渡的壮丽景象与宁静氛围。诗人赵完璧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淮水的浩瀚与辽阔,以及傍晚时分水面上的烟雨迷蒙,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与意境。
首句“淮水浩以广,滔滔下沧溟”直接点出了淮水的广阔与奔腾,仿佛它正向着无垠的大海流淌而去,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磅礴力量。接着,“长风吹落日,烟雨时冥冥”则通过长风与落日的结合,以及烟雨的朦胧,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略带忧郁的黄昏景象,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凉意与时间的流逝。
“行人欲渡不可行,滩头且莫相喧争”这两句描绘了渡口的繁忙与秩序,虽然人们想要渡过这条宽阔的河流,但面对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只能暂时停下脚步,保持沉默与等待。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
最后,“方舟自有济川术,不比无人尽日横”则表达了对未来希望的寄托。尽管当前面临困难与阻碍,但只要方法得当,总能找到克服难关的道路。这不仅是对渡河之人的鼓励,也是对人生旅途上遇到困难时的一种积极态度,即相信总有解决之道,不必在困境中绝望或停滞不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淮川晚渡图景,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面对困难时应有的态度和智慧。
士夫鲜真识,每使风气愚。
寻常注酒杓,操之为奇觚。
坦衣广市中,侧目多贩屠。
改装跨疲马,自蹴羊肠迂。
昆虫亦思暖,六合无弃繻。
煜煜怀中光,谁有招凉珠?
听君一席论,豁然开迷途。
骄隼飞过城,抽汝金仆姑。
选乐游酒场,一鬨等蝇散。
昏气方无涯,暮人岂知旦?
壶仙局未终,樵者斧柯烂。
好色挥黄金,不赎闭门叹。
撷骚兰芷丛,原非豪杰患。
须知夭桃枝,已过春事半。
方寸机丝同,一一理无乱。
文锦虽灿华,谁将素质换。
远村初火若散萤,麦梢摇动凄然青。
长风吹雨去赵北,崩云过地无留声。
林丛草黑径不辨,洸洸积水如河平。
马头贴水曳轮过,出洼就砥随仄倾。
仰看天际乱鸿雁,薄晻尚作残霞明。
明光一线射遥海,海色百变浮赭青。
海门军舰正巡哨,谁挥长槊驱游鲸。
侧闻铃羽过官道,倘来报复滃州城。
但得亲属各安堵,敢辞道路苦行征。
相投野店觅宵醉,落叶沸与哀弦鸣。
夜中梦醒得清霁,流珠隐见天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