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夫鲜真识,每使风气愚。
寻常注酒杓,操之为奇觚。
坦衣广市中,侧目多贩屠。
改装跨疲马,自蹴羊肠迂。
昆虫亦思暖,六合无弃繻。
煜煜怀中光,谁有招凉珠?
听君一席论,豁然开迷途。
骄隼飞过城,抽汝金仆姑。
士夫鲜真识,每使风气愚。
寻常注酒杓,操之为奇觚。
坦衣广市中,侧目多贩屠。
改装跨疲马,自蹴羊肠迂。
昆虫亦思暖,六合无弃繻。
煜煜怀中光,谁有招凉珠?
听君一席论,豁然开迷途。
骄隼飞过城,抽汝金仆姑。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中不同阶层人物的复杂面貌与心态,以及诗人对这些现象的深刻洞察。
首句“士夫鲜真识,每使风气愚”揭示了士大夫阶层的虚伪与浅薄,他们往往缺乏真正的见识,这种风气使得整个社会变得愚蠢。接着,“寻常注酒杓,操之为奇觚”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士大夫们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奇特的行为,实际上却是在装模作样,缺乏实质内容。
“坦衣广市中,侧目多贩屠”描述了士大夫在市场中的行为,他们穿着朴素,但目光却时常投向那些从事低贱职业的人,显示出他们的傲慢与偏见。接下来,“改装跨疲马,自蹴羊肠迂”则进一步描绘了士大夫们的虚伪与矫饰,他们换上不同的装扮,骑着疲惫的马匹,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这背后隐藏的是他们内心的空虚与追求表面的虚荣。
“昆虫亦思暖,六合无弃繻”这一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昆虫对温暖的渴望与人类社会的普遍需求相联系,强调了人们对于生活基本需求的共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接下来,“煜煜怀中光,谁有招凉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智慧与理解的渴望,如同怀中发光的宝珠,却难以找到能够欣赏并理解它的人。
最后,“听君一席论,豁然开迷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与某位智者的对话,得到了启发与领悟,仿佛拨云见日,解开了心中的困惑。而“骄隼飞过城,抽汝金仆姑”则以生动的场景结束全诗,一只骄傲的猛禽飞过城市,似乎象征着力量与权威,而“金仆姑”则是古代的一种名箭,这里可能寓意着诗人希望借助智者的智慧,如同射出的利箭,穿透重重迷雾,达到目标。
整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真理与智慧的不懈追求。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已题一帖红消散,又封一合碧云英。
凭人寄向江陵去,道路迢迢一月程。
未必能治江上瘴,且图遥慰病中情。
到时想得君拈得,枕上开看眼暂明。
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
但知潇洒疏朝市,不要崎岖隐姓名。
尽日观鱼临涧坐,有时随鹿上山行。
谁能抛得人间事,来共腾腾过此生。
前年九日馀杭郡,呼宾命宴虚白堂。
去年九日到东洛,今年九日来吴乡。
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菊花同色黄。
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
江南九月未摇落,柳青蒲绿稻穗香。
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
可怜假日好天色,公门吏静风景凉。
榜舟鞭马取宾客,扫楼拂席排壶觞。
胡琴铮鏦指拨剌。
吴娃美丽眉眼长。
笙歌一曲思凝绝,金钿再拜光低昂。
日脚欲落备灯烛,风头渐高加酒浆。
觥醆艳翻菡萏叶,舞鬟摆落茱萸房。
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
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
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
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
自问有何才与政,高厅大馆居中央。
铜鱼今乃泽国节,刺史是古吴都王。
郊无戎马郡无事,门有棨戟腰有章。
盛时傥来合惭愧,壮岁忽去还感伤。
从事醒归应不可,使君醉倒亦何妨。
请君停杯听我语,此语真实非虚狂。
五旬已过不为夭,七十为期盖是常。
须知菊酒登高会,从此多无二十场。
《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唐·白居易】前年九日馀杭郡,呼宾命宴虚白堂。去年九日到东洛,今年九日来吴乡。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菊花同色黄。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江南九月未摇落,柳青蒲绿稻穗香。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可怜假日好天色,公门吏静风景凉。榜舟鞭马取宾客,扫楼拂席排壶觞。胡琴铮鏦指拨剌。吴娃美丽眉眼长。笙歌一曲思凝绝,金钿再拜光低昂。日脚欲落备灯烛,风头渐高加酒浆。觥醆艳翻菡萏叶,舞鬟摆落茱萸房。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自问有何才与政,高厅大馆居中央。铜鱼今乃泽国节,刺史是古吴都王。郊无戎马郡无事,门有棨戟腰有章。盛时傥来合惭愧,壮岁忽去还感伤。从事醒归应不可,使君醉倒亦何妨。请君停杯听我语,此语真实非虚狂。五旬已过不为夭,七十为期盖是常。须知菊酒登高会,从此多无二十场。
https://shici.929r.com/shici/kzGX4p7fZc.html
一榼扶头酒,泓澄泻玉壶。
十分蘸甲酌,潋艳满银盂。
捧出光华动,尝看气味殊。
手中稀琥珀,舌上冷醍醐。
瓶里有时尽,江边无处沽。
不知崔太守,更有寄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