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敬先廖检讨》
《挽敬先廖检讨》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嗟君不见涕汎澜,未读铭文鼻已酸。

藜阁青灯閒砚席,词林白发少衣冠。

日边鹤化魂应远,天上楼成梦已残。

南望孤舟回旅榇,青山叠叠暮云寒。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金幼孜所作的《挽敬先廖检讨》。诗中以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惋惜之情。

首联“嗟君不见涕汎澜,未读铭文鼻已酸”,开篇即以“涕汎澜”描绘出哀伤之态,未待读完悼文,鼻尖已感酸楚,形象地展现了悼念者内心的悲痛与不舍。

颔联“藜阁青灯閒砚席,词林白发少衣冠”,通过“藜阁”、“青灯”、“閒砚席”、“词林”、“白发”、“少衣冠”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暗示了逝者生前的学问生涯与社会地位,同时也流露出对其离世后留下的空虚与寂寞。

颈联“日边鹤化魂应远,天上楼成梦已残”,运用“日边鹤化”和“天上楼成”的典故,表达了对逝者灵魂远去的感慨,以及对其梦想破灭的无奈。鹤化象征着灵魂的飞升,而“天上楼成”则可能暗指逝者未能实现的理想或抱负。

尾联“南望孤舟回旅榇,青山叠叠暮云寒”,以“南望孤舟”象征逝者归途的孤独,而“旅榇”则直接点明了逝者的身份——一位在外漂泊的官员。青山叠叠、暮云寒则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暗示了对逝者离世的无限哀思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场景的回忆与离世后的哀悼,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深沉的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感怀诗·其三十七

沧海无淫秋,县圃无阳春。

闭关有余辉,素心怀美人。

佩以干霄兰,太阶缀为绅。

积孚动盈缶,下女不可亲。

丹朱凭房后,夷羿妻洛神。

一笑送今古,只用衔悲辛。

(0)

感怀诗·其二十九

凄凄重凄凄,棘路驰轮蹄。

高楼烁千仞,雕檐与云齐。

夫君独高据,有路难攀跻。

饮泪与君别,留泪背后啼。

金乌刷炎羽,朝东暮奄西。

一语不得语,相思徒尔为。

(0)

送高舜穆宰瑞安

尝闻陶隐居,烧丹白云岭。

所志在神仙,不落死生境。

至今岭边人,相传事幽屏。

出门见县吏,退避匿形影。

君今往治之,顺俗须清静。

勿求上官知,而乃事威猛。

威猛民不堪,举目视前阱。

譬如汲浅井,不烦用修绠。

又如煮小鲜,不烦用牛鼎。

鼎大火易燔,绠长势难整。

清静两言中,味之觉隽永。

(0)

入沛

落日遍草色,游子入沛乡。

如何缅兹土,能令心慨慷。

道逢守津吏,问客来何方。

一为陈风俗,三叹久傍徨。

前者贰尹家,会客具酒浆。

遣吏出市物,吏私入己囊。

尹讯卑以纡,吏言伉以张。

回身赴入河,尹慑亲扶将。

矫矫鸷悍风,重忿复轻亡。

由来英雄气,傥荡出芒砀。

余听此言立,侧想《大风》章。

抚剑一为歌,春宇无精光。

原野厉长飙,飞鸟不遑翔。

瞿瞿蟋蟀叹,悽恻感陶唐。

(0)

步出西阊吟

步出西阊里,草繁路如缕。

四望何所有,遥见丘坟郁丱丱。

悲风萧条百鸟声,寒日潜光昏黍稌。

低徊步念不自已,魂魄终当归此土。

还家语妻子,桃根摧伤李代腐。

沈吟此曲不敢尽,恐君流酸彻肺腑。

(0)

依韵奉和四首·其二

自从元白去寰中,重色轻情妙法空。

小住祝郎三百岁,为他重作挽春工。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