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遍草色,游子入沛乡。
如何缅兹土,能令心慨慷。
道逢守津吏,问客来何方。
一为陈风俗,三叹久傍徨。
前者贰尹家,会客具酒浆。
遣吏出市物,吏私入己囊。
尹讯卑以纡,吏言伉以张。
回身赴入河,尹慑亲扶将。
矫矫鸷悍风,重忿复轻亡。
由来英雄气,傥荡出芒砀。
余听此言立,侧想《大风》章。
抚剑一为歌,春宇无精光。
原野厉长飙,飞鸟不遑翔。
瞿瞿蟋蟀叹,悽恻感陶唐。
落日遍草色,游子入沛乡。
如何缅兹土,能令心慨慷。
道逢守津吏,问客来何方。
一为陈风俗,三叹久傍徨。
前者贰尹家,会客具酒浆。
遣吏出市物,吏私入己囊。
尹讯卑以纡,吏言伉以张。
回身赴入河,尹慑亲扶将。
矫矫鸷悍风,重忿复轻亡。
由来英雄气,傥荡出芒砀。
余听此言立,侧想《大风》章。
抚剑一为歌,春宇无精光。
原野厉长飙,飞鸟不遑翔。
瞿瞿蟋蟀叹,悽恻感陶唐。
这首明代诗人徐祯卿的《入沛》描绘了一幅游子傍晚进入沛乡的场景,夕阳映照着田野,引发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他感叹此地风俗败坏,遇见的守津吏贪婪虚伪,揭露了官场腐败的现象。诗人通过贰尹家的事件,展现了官吏的狡诈和贪婪,以及百姓的无奈与愤怒。贰尹虽威严却无力改变现状,最终选择逃避,这种英雄气概在动荡中显得尤为突出。
诗人听到这些,联想到《大风歌》的壮志豪情,但现实的黑暗使他感到悲凉,春天的天空失去了光彩。田野上狂风呼啸,连飞鸟都无法安宁,而秋虫的哀鸣更添凄凉,让人想起古代盛世的陶唐时代。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叙述和象征,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诗人对公正与清明的渴望。
朱明洞天门,元戎要客入。
谁云蓬莱远,浮丘果相挹。
如超顿地禅,曾不假梯级。
绿篁隔葱茜,沆瀣朗呼吸。
玉山有嘉禾,凤凰乃来集。
桃李尔何知,濯濯红露泣。
应嗟尘世人,窗间白驹急。
行乐如之何,不乐嗟何及。
行手出烟雾,致酒清江台。
水浅横沙露,林疏远山来。
白鸟一双落,青猿三叫哀。
谁展摩诘图,而把渊明杯。
妙娥始七岁,弹筝殷晴雷。
或如鸾凤吟,唤得阳春回。
主人亚父孙,卓荦王佐才。
高谈使我听,明珠欲倾怀。
爽魄超太虚,月窟无飞埃。
一饮不知醉,浩歌忘草莱。
迟明系双棹,回首安在哉。
尺水公自养,以待天门开。
君马一足病,琐琐阻行迈。
况复梅雨天,坐卧不能快。
空山无大脔,何以具君嘬。
墙根采肥杞,湖漘买鲜鲙。
开樽荐浊酒,高论幸忘惫。
寸心拔茅塞,两耳抉双聩。
文醇潜大和,诗险露幽怪。
联吟极物象,君胜我屡败。
东野久龙钟,多惭退之拜。
奇才必自重,虽黜愈勿懈。
卞璧未遇时,在璞岂能坏。
鉴赏一日逢,青紫信如芥。
君行且迟留,马病愿未差。
贳衣亦何辞,庶用接嘉话。
禅师古豪英,识之恨已晚。
浩气虽自充,灵标固天产。
琼枝玉府秀,春波镜湖满。
妙趣玄中玄,高谈简复简。
痊予万古病,金刀刮昏眼。
朗如秋月明,不害浮云生。
始知金仙教,六幽同一情。
一情亦何有,纷纷逐妍丑。
遂令世上人,浮沉嗟白首。
我愿卿相知,荐师为国师。
一言了万化,尧舜诚无为。
逢时扬至道,旷劫开群迷。
儒佛实皆圣,胡为相是非。
本亡末愈弱,行伪言空持。
呜呼可奈何,师也予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