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丘空得凤凰名,岁岁春来宿草青。
雨洗烧痕含杀气,箫韶九奏想虞廷。
荒丘空得凤凰名,岁岁春来宿草青。
雨洗烧痕含杀气,箫韶九奏想虞廷。
这首诗描绘了凤凰墩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生机。
首句“荒丘空得凤凰名”,以“荒丘”与“凤凰名”形成鲜明对比,点明凤凰墩虽名为凤凰之居,却已荒废,流露出一种历史遗迹的寂寥感。接着,“岁岁春来宿草青”描绘出每年春天,这里草色葱郁的景象,虽是荒凉之地,却依然有着生命的活力,展现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力量。
“雨洗烧痕含杀气”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雨水赋予了清洗烧痕的能力,同时“含杀气”则暗示了历史上的战争或灾难,使得画面中既有自然的清新,也蕴含着历史的沉重。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一句“箫韶九奏想虞廷”,引用了《箫韶》这一古代音乐的典故,想象着在凤凰墩上,古代帝王的音乐演奏,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和谐与文明的时代。这不仅表达了对古代盛世的向往,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凤凰墩这一特定地点的描绘,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的元素,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翠霞映日,柱础生云,衣袂先冷。
石燕飞时,天与乱山俱暝。
稍见如丝随风细,渐看密洒沧江迥。
倚阑干,恁昏昏过了,清和光景。
小楼外、榴花间竹,可恨红英,飘坠苔径。
雾罩阳台,悽恻梦魂难醒。
阶下决明忧烂死,草根得意惟蛙黾。
正萧条,又沉沉戍鼓,夜凉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