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老金为粟,蟾孤玉作团。
明朝应更好,此夜不胜寒。
弟妹他乡共,关山几处看。
南飞有乌鹊,未得一枝安。
桂老金为粟,蟾孤玉作团。
明朝应更好,此夜不胜寒。
弟妹他乡共,关山几处看。
南飞有乌鹊,未得一枝安。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圆人散的凄美景象,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对团圆的渴望。首联“桂老金为粟,蟾孤玉作团”以桂树的老叶与金黄的果实、孤独的月亮如玉盘来渲染中秋的氛围,金黄的桂子与皎洁的月光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哀愁的意境。
颔联“明朝应更好,此夜不胜寒”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对当前孤独夜晚的无奈感受。诗人似乎在说,尽管今晚寒冷且孤独,但明天的月色会更加美丽,暗示着对未来的乐观与憧憬。
颈联“弟妹他乡共,关山几处看”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在这佳节之际,远在他乡的弟弟妹妹们也一同望着同一轮明月,共同思念家乡,表达了一种跨越时空的亲情联系。
尾联“南飞有乌鹊,未得一枝安”借用《诗经》中的典故“乌鹊南飞”,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有心归家,却仍未能找到安定之所的无奈与失落。乌鹊象征着诗人自己,南飞代表着对故乡的向往,而“未得一枝安”则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难以实现的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中秋节夜的美丽与哀愁,以及诗人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和对家庭团圆的渴望。
游山趁几閒,四刻未为久。
园门临晾甲,取便每从走。
门内即石泉,过泉复冈阜。
是为西北障,延缘达巅嵝。
岩楼乃搆兹,肩舆喜不陡。
虚窗向远开,翰席清憩偶。
向来所跻攀,历历座中受。
静者动之几,劳亦逸之母。
谁能忘筌蹄,可与言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