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趁几閒,四刻未为久。
园门临晾甲,取便每从走。
门内即石泉,过泉复冈阜。
是为西北障,延缘达巅嵝。
岩楼乃搆兹,肩舆喜不陡。
虚窗向远开,翰席清憩偶。
向来所跻攀,历历座中受。
静者动之几,劳亦逸之母。
谁能忘筌蹄,可与言空有。
游山趁几閒,四刻未为久。
园门临晾甲,取便每从走。
门内即石泉,过泉复冈阜。
是为西北障,延缘达巅嵝。
岩楼乃搆兹,肩舆喜不陡。
虚窗向远开,翰席清憩偶。
向来所跻攀,历历座中受。
静者动之几,劳亦逸之母。
谁能忘筌蹄,可与言空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再次攀登半天楼的体验与感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游山趁几閒,四刻未为久”表达了作者在闲暇时登山游玩,四刻钟的时间并不算长,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接着,“园门临晾甲,取便每从走”描述了从园门出发,沿着便捷的道路前行的情景。
“门内即石泉,过泉复冈阜”描绘了穿过园门后,眼前出现了清澈的泉水和连绵的山丘,景色宜人。接下来,“是为西北障,延缘达巅嵝”则进一步展示了山势的雄伟,仿佛是西北的屏障,一直延伸到山顶。
“岩楼乃搆兹,肩舆喜不陡”提到在山中有一座岩楼,乘坐轻便的轿子上山,让人心情愉悦,没有感到山路的陡峭。最后,“虚窗向远开,翰席清憩偶”写出了到达岩楼后,打开窗户,远眺美景,与朋友一起享受清静的时光。
“向来所跻攀,历历座中受”回顾了过去攀登的经历,这些记忆在心中清晰可见。接下来,“静者动之几,劳亦逸之母”表达了静心与行动之间的关系,劳作与休息相辅相成的道理。
“谁能忘筌蹄,可与言空有”则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意思是说,谁能忘记追求的目标和过程,能够与他人分享关于空性和存在的哲学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登山的过程和所见所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