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满轻蓑,骑牛逐处过。
春来晴景少,烟草四山多。
风雨满轻蓑,骑牛逐处过。
春来晴景少,烟草四山多。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李唐牧牛图四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雨中放牧的画面。"风雨满轻蓑",形象地写出牧童在风雨中披着轻薄的蓑衣,表现出他不畏艰辛,坚守职责的形象。"骑牛逐处过",则展现了牧童与牛相伴,悠然自得地游走在山水之间,生活节奏闲适而自然。
"春来晴景少,烟草四山多",进一步描绘了春季雨水频繁,阳光稀疏的景象,山间烟雾缭绕,青草茂盛,营造出一种湿润而宁静的田园风光。这两句诗以景衬人,反映出牧童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乐观面对,享受着与大自然的亲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刻画了画面的生动场景,也传达了诗人对牧童生活的理解和赞赏,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
夫荷戈,妻辟纑,渡江北来戍京都。
京都主将多锦腴,夕幕朝衙驰复驱。
恨不为君西击胡,四十二载空良图。
大儿官至执金吾,小儿廷评冤狱无。
诸孙亭亭俱丈夫,兴来一饮酒百觚。
长歌激烈声呜呜,源溪冬寒水不枯。
笑将白发归黄垆,翁生有闻翁不孤。
姑曰妇,嗟尔芳龄始二九,绿发红颜何可守。
妇曰姑,上有姑,下有雏。姑不舅负,吾宁忍负夫。
妇姑相向中庭立,抱雏爇芗吁天泣。
天乎不剪毛氏宗,臼甘自舂井自汲。
雏生三雏宗日彊,更有小雏如凤凰。
苞羽翩翩被五采,远簪白笔登岩廊。
登岩廊,心独苦,回望滇南两丘土。
君不见贞女墓,上木青青高入云,路人竞指毛家坟。
晏眺当沈晖,南山正巍巍。
孤子天涯心,邈与哀雁飞。
雁飞各有止,孤子心无依。
念彼堂上亲,乔年邻古稀。
经时客梁宋,苦恨温凊违。
何知变故来,绣服更麻衣。
整驾返初辙,洒泪临江圻。
人去秋堂空,凄风吹穗帏。
嗟嗟宦游苦,不似前时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