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记一切贤圣众,皆以无为有差别。
如来乃至阿罗汉,同入涅槃三昧海。
二乘设不见此理,是则波旬颠倒想。
稽首迦诺迦伐蹉,看花结印同无相。
佛记一切贤圣众,皆以无为有差别。
如来乃至阿罗汉,同入涅槃三昧海。
二乘设不见此理,是则波旬颠倒想。
稽首迦诺迦伐蹉,看花结印同无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其二)》。诗中,黄庭坚通过对佛教中的贤圣众的描绘,强调了佛法中的无为与平等观念。他指出,即使是佛陀、阿罗汉这样的高僧,也都同样进入了涅槃的寂静境地,即“三昧海”。对于那些仅看到表面差别而未能领悟这一真谛的二乘(指小乘修行者),黄庭坚认为他们陷入了魔道般的颠倒认识。他向迦诺迦伐蹉(可能是对某位罗汉的尊称)致敬,称赞其如同看花般洞察事物本质,达到了无相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赞美,传达出佛教中超越分别心、追求无我境界的思想,体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禅宗哲学的领悟。
大见腾腾诗酒客,不忧生计似君稀。
到舍将何作寒食,满船唯载树阴归。
华堂多众珍,白拂称殊异。
柄裁沈节香袭人,上结为文下垂穗。
霜缕霏微莹且柔,虎须乍细龙髯稠。
皎然素色不因染,淅尔凉风非为秋。
群蝇青苍恣游息,广庖万品无颜色。
金屏成点玉成瑕,昼眠宛转空咨嗟。
此时满筵看一举,荻花忽旋杨花舞。
砉如寒隼惊暮禽,飒若繁埃得轻雨。
主人说是故人留,每诫如新比白头。
若将挥玩闲临水,愿接波中一白鸥。
九华峥嵘占南陆,莲花擢本山半腹。
翠屏横截万里天,瀑水落深千丈玉。
云梯石磴入杳冥,俯看四极如中庭。
丹崖压下庐霍势,白日隐出牛斗星。
杉松一岁抽数尺,琼草夤缘秀层壁。
南风拂晓烟雾开,满山葱茜铺鲜碧。
雷霆往往从地发,龙卧豹藏安可别。
峻极遥看戛昊苍,挺生岂得无才杰。
神仙惮险莫敢登,驭风驾鹤循丘陵。
阳乌不见峰顶树,大火尚结岩中冰。
灵光爽气曛复旭,晴天倒影西江渌。
具区彭蠡夹两傍,正可别作一岳当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