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教授方君孺人刘氏哀诗二首·其二》
《教授方君孺人刘氏哀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伯姊真贤妇,闺门行可师。

虽从合祔礼,似欠悼亡诗。

壁已空遗挂,碑谁补色丝。

嗟乎何及矣,托此识余悲。

(0)
注释
伯姊:兄长或姐夫的姐姐。
贤妇:品德高尚、持家有道的女子。
闺门:内室,指女子所居之处。
师:榜样,典范。
合祔礼:古代夫妻死后合葬的礼仪。
悼亡诗:追悼去世亲人的诗歌。
壁已空遗挂:墙壁上原有的装饰品已不存在。
碑:墓碑。
补色丝:添加色彩以装饰墓碑。
嗟乎:感叹词,表示惋惜或遗憾。
何及:来不及,无法挽回。
翻译
我的大姐姐真是个贤淑的妇人,她的行为举止可以作为女性的典范。
尽管她遵循了合葬的礼仪,但似乎缺少对亡者的哀悼诗词。
墙壁上原有的挂饰已经空无一物,墓碑上的色彩也无人再添补。
唉,一切都来不及了,只能通过这首诗来寄托我对她的哀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教授方君孺人刘氏哀诗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刘克庄在赞颂一位贤良的妇女,其德行值得后世效仿。开篇两句“伯姊真贤妇,闺门行可师”表明这位女性不仅品德高尚,而且她的家风也很好,是可以作为榜样的。

诗人通过“虽从合祔礼,似欠悼亡诗”一句,表达了对逝者的一种怀念之情,似乎觉得即使是按照古代的丧葬礼仪来进行哀悼,也不足以表达自己对这位贤妇的思念。

接下来的“壁已空遗挂,碑谁补色丝”则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情景。墙上原本悬挂的物品已经不见,石碑上的文字也变得模糊不清,没有人能够恢复其原有的颜色和光彩。这两句诗通过对空寂场景的描写,强化了诗人的哀思之情。

最后,“嗟乎何及矣,托此识余悲”则是诗人发出的一种感叹和无奈。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丧失,同时通过这首诗来寄托自己对逝者的哀思。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了怀念与哀思的诗作,反映出古人对于贤良之士的崇敬,以及面对逝去生命时深沉的悲痛。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有感

岁暮他乡感寂寥,况闻壮士志冰销。

承平易说输肝胆,世乱谁堪任斗刁。

叔季民风关气数,偷安兵卒转骄嚣。

吾曹空抱忧时意,万斛愁丝绕寄寮。

(0)

家藏旧画效前人论画绝句各系一诗·其十九

浑厚峰峦具性情,能从密处见神清。

宏开乌目云溪誉,领袖同时几后生。

(0)

家藏旧画效前人论画绝句各系一诗·其十三

冲淡胸襟静细工,峰平坡浅意无穷。

精微不作离奇想,一片清光露碧空。

(0)

十四夜观龙舟二首·其一

遮须难觅彩云笺,却使瑶姬怨碧天。

桃叶有舟空掩映,竹枝无谱尚缠绵。

(0)

懒宜巢咏怀四首·其三

门业鸟衣旧,家风马粪馀。

庭留忠厚诰,楹蓄子孙书。

有庆承先德,无才愧隐居。

故青毡一片,珍重守菑畬。

(0)

白雁

塞外寒应早,方秋带雪行。

萦云不见影,唳月但闻声。

浅水芦花淡,斜阳沙岸清。

飞来浑不定,掩映最关情。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