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潮水贯长虹,天际山形隐伏龙。
南省官曹终日醉,西陵烽火隔江红。
黄金不铸岳武貌,青史直书刘巨容。
潇洒江南哀不尽,庾郎才赋若为工。
海门潮水贯长虹,天际山形隐伏龙。
南省官曹终日醉,西陵烽火隔江红。
黄金不铸岳武貌,青史直书刘巨容。
潇洒江南哀不尽,庾郎才赋若为工。
这首诗描绘了浙江亭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厚重感。首句“海门潮水贯长虹,天际山形隐伏龙”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海潮与山峦的壮美景象,长虹横跨海面,山峰在天边若隐若现,仿佛龙潜伏其中,营造出一种宏伟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南省官曹终日醉,西陵烽火隔江红”两句,对比鲜明地描绘了官场的沉沦与战争的残酷。南省官府的官员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而西陵那边则是烽火连天,战火不断,红色的火焰隔着江水映照过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暗示着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黄金不铸岳武貌,青史直书刘巨容”则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与敬仰。岳武和刘巨容是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他们的形象无法用黄金铸造,只能在青史上留下真实的记载。这不仅是对他们英勇事迹的肯定,也是对后世传承历史记忆的呼吁。
最后,“潇洒江南哀不尽,庾郎才赋若为工”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感慨以及对文采的赞叹。尽管江南风光无限,但其中蕴含的哀愁却难以完全表达出来。庾郎的才华或许能写出精妙的篇章,但面对如此深沉的情感,即便是最杰出的文人才子也感到力不从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思想深度的作品。
侵晓忽飞雨,飒然户庭凉。
滴阶初闻声,濯树暗有香。
吹烛焰闪闪,鸣鸡湿昂昂。
稍已便衣冠,喜气眉宇翔。
安然如涸鱼,呴沫久已望。
尘缨自可洁,何必念沧浪。
粉絮先春拂面翔,临风跃马到君堂。
县民将喜土膏起,令尹未惊农事忙。
疾呼小吏具山酌,便欲尽醉为诗狂。
我牵尘俗不得久,何意更烦投夜光。
水上朱楼画角鸣,濛濛雨里榜舟轻。
未逢甫里先生谒,多见吴兴太守迎。
荷叶半黄莲子老,霜苞微绿橘林明。
十年不到风烟改,君去将诗与昼评。
拖船鸟惊兽骇奔,追夫雷动云作屯。
前日生辰使者去,贺正又出丹阳门。
欲上未上军人马,似响不响县官喏。
穷冬闸闭水不行,深夜火明山欲赭。
尚书太尉传语来,夫船未足官须催。
敌使三节能几耳,客载万舸何为哉。
甘心事仇谁作俑,耻不自羞犹怂恿。
古来秦祸不须胡,蒙恬斥外斯高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