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原甫六月八日晓雨》
《依韵和原甫六月八日晓雨》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侵晓忽飞雨,飒然户庭凉。

滴阶初闻声,濯树暗有香。

吹烛焰闪闪,鸣鸡湿昂昂。

稍已便衣冠,喜气眉宇翔。

安然如涸鱼,呴沫久已望。

尘缨自可洁,何必念沧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yuánliùyuèxiǎo
sòng / méiyáochén

qīnxiǎofēirántíngliáng

jiēchūwénshēngzhuóshùànyǒuxiāng

chuīzhúyànshǎnshǎnmíng湿shīángáng

shāo便biànguānméixiáng

ānránhǒujiǔwàng

chényīngjiéniàncānglà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忽然降下的雨带给诗人清新感受的情景。"侵晓忽飞雨"点明了雨至的时间,"飒然户庭凉"则写出雨带来的凉意。接下来,诗人通过"滴阶初闻声,濯树暗有香",细腻地描绘了雨滴落在台阶上发出的声音以及雨后树木散发出的香气,展现了雨后的自然之美。

"吹烛焰闪闪,鸣鸡湿昂昂"描绘了雨中生活的细节,烛光在雨中摇曳,鸡鸣声也因雨水变得湿润而深沉。"稍已便衣冠,喜气眉宇翔"表达了诗人对雨后的好心情,他愉快地整理衣冠,喜悦之情洋溢在脸上。

最后两句"安然如涸鱼,呴沫久已望"以涸鱼比喻诗人先前的困境,此刻雨来如同甘霖,他期待已久的心愿得以满足。"尘缨自可洁,何必念沧浪"则表达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认为心灵的洁净比追求世俗的洗涤更为重要,流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幽,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象和个人心境变化,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上巳后一日王孝扬将军招同张桐君梁药亭屈翁山张超然家献孟集倚剑堂时牡丹盛开即事分赋

折简相招路未遐,群贤毕至兴弥嘉。

春风好续兰亭会,南国今开洛下花。

戏彩衣边疑舞袖,惊人诗里见馀霞。

明朝定有江郎笔,传出山阴内史家。

(0)

赠远斋和尚

度岭为游子,飘然二十春。

重逢成老大,一悟彻天人。

无缝衣常暖,非台镜不尘。

桃花今又发,消息可谁真。

(0)

正月六日将归锦岩泊舟潘子登寓楼下新月甚佳因留宿三日两登斯楼亦一快也

偶尔停舟快不胜,江楼今夕又同登。

故园归去逢人日,新月何期对好朋。

竹榻朗吟茶宴罢,低窗高掩浪纹升。

频年衰疾希行往,如此良宵得未曾。

(0)

题四皓图二首·其一

万峰青处不飞尘,三秀林中日日春。

四老共成诗十句,未知谁是首倡人。

(0)

题画鹰

搏击西风力有馀,高枝独立意何如。

羽毛已具飞扬势,莫老磻溪待后车。

(0)

宋嵋庵招饮南围即事赋别

客里深劳命酒杯,南围腊月正梅开。

城根倒影夕阳落,桥下寒声潮水来。

千里宾朋萍迹合,百年怀抱鬓毛催。

沧江白社吟诗地,送尔风流宋玉才。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