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澄湖净绿,吹乍皱、熨难平。
算如许春光,花朝花夕,花雨花晴。
年年不教孤负,几闲人、于此费经营。
逞尽莺花伎俩,奖成风月声名。木兰艓子小于罂。
随处有居停。但曲溪暂泊,招云可落,呼鸟能应。
红尘半生劳攘,回首来、醒梦总难凭。
便好乘风飞去,瑶天星斗晶晶。
漾澄湖净绿,吹乍皱、熨难平。
算如许春光,花朝花夕,花雨花晴。
年年不教孤负,几闲人、于此费经营。
逞尽莺花伎俩,奖成风月声名。木兰艓子小于罂。
随处有居停。但曲溪暂泊,招云可落,呼鸟能应。
红尘半生劳攘,回首来、醒梦总难凭。
便好乘风飞去,瑶天星斗晶晶。
这首《木兰花慢·泛舟夜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泛舟湖上的独特体验与情感。
首先,“漾澄湖净绿,吹乍皱、熨难平。”开篇即以“漾”、“净绿”、“吹乍皱”描绘了湖面的动态美,湖水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涟漪,却又难以完全平复,形成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和谐之美。接着,“算如许春光,花朝花夕,花雨花晴。”进一步将季节的变换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联系起来,春日里无论是花开的早晨还是傍晚,或是花雨纷飞的时刻,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色彩。
“年年不教孤负,几闲人、于此费经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与欣赏,每年都有人在这样的地方花费心思,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逞尽莺花伎俩,奖成风月声名。”则以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自然界中的生物以情感,它们各展其能,为人们带来了美好的视听享受。
“木兰艓子小于罂。随处有居停。”描述了乘坐木兰艓子(一种传统的小船)在湖面上自由穿梭的情景,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休息的地方,体现了旅行的自在与惬意。“但曲溪暂泊,招云可落,呼鸟能应。”进一步描绘了在曲溪边短暂停泊时,可以招引云朵降落,呼唤鸟儿应答的神奇景象,充满了浪漫与幻想。
最后,“红尘半生劳攘,回首来、醒梦总难凭。”将读者从宁静的湖上情境拉回现实,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便好乘风飞去,瑶天星斗晶晶。”以想象的方式,希望人们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乘着风飞翔至那繁星点点的瑶池仙境,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泛舟湖上的美好体验,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