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室神光夜欲阑,灵丹吐出掌中看。
当时鹤唳佳城外,空有霓裳掩玉棺。
满室神光夜欲阑,灵丹吐出掌中看。
当时鹤唳佳城外,空有霓裳掩玉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家天师手持灵丹的神圣画面,展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修炼成仙的主题。诗人运用“满室神光夜欲阑”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天师在静谧夜晚中进行秘密修行的情景。
“灵丹吐出掌中看”这句,则直接指向了道家修炼中的核心物品——灵丹,象征着长生不老之药。诗人通过“当时鹤唳佳城外”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让读者感受到天师虽身处尘世,却已与世隔绝,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最后,“空有霓裳掩玉棺”则是对逝者的哀悼之情。这里的“霓裳”通常指代仙人的衣物,而“玉棺”则象征着高贵与纯洁。诗人通过这两者的结合,表达了对逝者未能修成正果、只能留下一袭衣衫和一个空棺材的惋惜。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道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永恒与超越世俗束缚的向往。
闻道驱征旆,行行至汉阳,初程微雨齐,满路落花香。
远宦心常适,青云去未妨。
惟余亲戚分,惆怅上河梁。
谢客乘轺去,清和景物初。
淮流宜映月,濠上好观鱼。
吏事应微挠,吟情自有馀。
偏州莫留滞,东观待繙书。
尝闻黟县似桃源,况是优游冠玳筵。
遗爱非遥应卧理,祖风犹在好寻仙。
朝衣旧识薰香史,禄米初营种秫田。
大抵宦游须自适,莫辞离别二三年。
乡国悲有事,风光属后生。
名从天上得,身上故都行。
草色初裁绶,鹏飞不算程。
自怜枯与思,相送剩含情。
清晨待漏独徘徊,霄汉悬心不易裁。
阁老深严归翰苑,夕郎威望拜霜台。
青绫对覆蓬壶晚,赤棒前驱道路开。
犹有西垣厅记在,莫忘同草紫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