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赋红梅少,予诗为补遗。
霞融姑射面,酒沁寿阳肌。
太洁遭时妒,独醒为众疑。
漫随春色媚,自保岁寒姿。
人赋红梅少,予诗为补遗。
霞融姑射面,酒沁寿阳肌。
太洁遭时妒,独醒为众疑。
漫随春色媚,自保岁寒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红梅》。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独特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人赋红梅少,予诗为补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前人作品中缺乏对红梅描写的不足感,以及自己想要用诗歌来弥补这一空白的愿望。通过这样的开篇,读者可以预感到诗人对这主题有着深厚的情感。
"霞融姑射面,酒沁寿阳肌。" 这两句具体描述了红梅的美丽景象。"霞融"形容红梅在晨光中的柔和色彩,如同轻薄的云霞缠绕其间;而"姑射面"则比喻红梅如同娇艳的女子脸庞,既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想象力,也传达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领悟。"酒沁寿阳肌"中的"酒沁"形容红梅色泽的醉人心脏,而"寿阳肌"则进一步强调其细腻如同温暖肌肤的质感,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柔和。
"太洁遭时妒,独醒为众疑。" 这两句诗中"太洁"表达了红梅之美是纯洁无瑕,但正因其过于完美而招致世人嫉妒。"独醒为众疑"则透露出诗人在赞美这种自然之美时的孤独感受,仿佛只有自己能真正领悟到这份美好,而旁人却无法理解。
"漫随春色媚,自保岁寒姿。"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红梅不仅能够与春天融为一体,展现出迷人的风采,同时也能够在严冬中保持其独特的韵味和美感。这里的"漫随"和"自保"都显示了红梅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界中这种生灵所持有的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红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念以及他对于自然界独特之物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海邦六月烦暑逼,石床昼卧纷华息。
清风飒飒自南来,恍然如入华胥国。
初醒顿觉日半斜,檐头几阵蜂将衙。
朗吟老子五千字,漫酌卢生七碗茶。
敲门忽见东溪氏,手持一幅鹅溪纸。
云是晴沙远遗之,分明貌出朱翁子。
忆昔登登伐木时,行歌道路声呜噫。
岂徒不入驵侩眼,何当更被糟糠嗤。
五十功名未迟暮,锦衣烜赫人如故。
谁知此日除道夫,却配当年弃夫妇。
朱颜闇淡应无光,后车同载空徬徨。
丈夫出处自有数,悔把深思一日忘。
披图谁不增感慨,嗟彼女流何足怪。
不见翟公门下客,一贫一富知交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