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谓东吴得再逢,二俱老尽少时容。
来从上国莺花里,堕在辋川图画中。
岂谓东吴得再逢,二俱老尽少时容。
来从上国莺花里,堕在辋川图画中。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词人白玉蟾所作,名为《赠明讲师(其二)》。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旧友重逢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岂谓东吴得再逢”,这里的“岂谓”表达了一种意料之外的惊喜,诗人难以置信能在东吴(今江苏、上海一带)重逢旧友。"二俱老尽少时容"则透露出时间流转,两人皆已步入老年,而回忆起当年的风采,仍然感到欣慰。
“来从上国莺花里”,“上国”指的是长安,即唐朝的都城,诗人可能是在描述自己或朋友曾在那里学习、生活的经历。“堕在辋川图画中”则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回忆,如同被永恒定格在画中的情景。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往昔友谊的追怀,以及对过往岁月的缅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情和艺术的深刻感悟。
吟卷闲晚窗,捷音鬨春邮。
推几舞影急,踏门步踪稠。
黄册几载传,青衫今日酬。
学舍丈人行,文场少年俦。
倚天仰泰华,行地输骅骝。
暑清庭阴阔,风香御烟浮。
龙飞屈亲策,虎帅登先筹。
力深一代源,声匝四海流。
朝阳孤凤凰,曙阴群蜉蝣。
端为砥柱基,非干稻粱谋。
百鍊要愈刚,万折空自柔。
一石类古钟,范模昔谁制。
开辟几岁月,萝蔓疑篆隶。
老木上婆娑,清泉下溶㵝。
左右乱石列,拱若朝玉帝。
惜在道路傍,倦客谩凝睇。
倘立泰山巅,爰遇封禅代。
万乘躬巡幸,想像羲皇际。
铭德刻隽功,表里千万世。
愿言勿轻凿,天意或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