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真人佩瑶环,远游荆楚何当还。
月波流空寒似雪,云气拔地高于山。
去年乘风上京国,稽首灵君好颜色。
蓬莱坊里烟雾深,昔种蟠桃亲手摘。
忽思旧隐玉隆宫,怪物镇在深潭中。
浪涛无声江汉静,两剑嘘气如长龙。
尔来复作西南去,织女回车引归路。
解缨秋濯洞庭湖,采药晨餐石钟乳。
翩翩飞驷金盘陀,芙蓉玉冠高嵯峨。
醉中长谣送君发,一夜北风吹女萝。
上清真人佩瑶环,远游荆楚何当还。
月波流空寒似雪,云气拔地高于山。
去年乘风上京国,稽首灵君好颜色。
蓬莱坊里烟雾深,昔种蟠桃亲手摘。
忽思旧隐玉隆宫,怪物镇在深潭中。
浪涛无声江汉静,两剑嘘气如长龙。
尔来复作西南去,织女回车引归路。
解缨秋濯洞庭湖,采药晨餐石钟乳。
翩翩飞驷金盘陀,芙蓉玉冠高嵯峨。
醉中长谣送君发,一夜北风吹女萝。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危素所作的《送朱尊师》,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朱尊师的敬仰与离别的感怀。首句“上清真人佩瑶环”描绘了朱尊师仙风道骨的形象,佩戴着珍贵的瑶环,暗示其超凡脱俗的身份。接下来的两句“远游荆楚何当还”表达了诗人对朱尊师远游荆楚的关切,以及对他的归期的期盼。
“月波流空寒似雪,云气拔地高于山”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烘托出朱尊师出行时的神秘与壮丽,月光如雪,云气高耸,象征着他的行程充满了奇幻色彩。诗人回忆起朱尊师去年乘风上京的情景,赞美他的仙姿和灵君般的风采。
“蓬莱坊里烟雾深,昔种蟠桃亲手摘”描绘了朱尊师在仙境中的生活,暗示他曾经的修行与非凡经历。接着,诗人将朱尊师比作玉隆宫的隐者,面对深潭中的怪物,展现出他的勇敢和智慧。
“浪涛无声江汉静,两剑嘘气如长龙”再次强调朱尊师的神奇力量,他的离去使得江汉都为之宁静,剑气如龙,显现出他的威严与不凡。
最后四句,诗人想象朱尊师南行后的生活,他在洞庭湖边解下官帽洗涤尘世,清晨采药石钟乳,生活简朴而自在。送别时,诗人醉中长歌相送,一夜北风吹动女萝,寓言朱尊师的离去如同女萝随风飘摇,令人依依不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朱尊师的仙人形象和诗人对其的深深敬仰,同时也表达了离别时的依恋之情。
半栏花雨。
是夜来凭处。
梦过溪桥逢柳住。
乱莺声残酒醒,正是关情,山枕上、吟就回纹锦句。
归鸿应别浦。
绿涨弥茫,早近湖阴唤船路。
览芳菲,歌窈窕,独立落根,剩一掬、间情凄楚。
欲待折、微馨寄相思,又生怕相思,带将春去。
甚年年、心事占秋多,芳洲乱芜生。
正小山已桂,东篱又菊,秋为人清。
肠断洞庭叶下,倚西风、谁可寄芳蘅。
袅袅愁予处,欲醉还醒。
为问素娥饮否,自谪仙去后,知与谁明。
耿盈盈如此,分影落瑶觥。
步高台、夜深人静,有飞仙、同跨海山鲸。
归来也,远游歌罢,失却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