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人虽无心,戏具未遽掷。
盖头茅一把,取足宁吾魄。
去江不十步,矮屋久欹侧。
我来掖使正,意外忽有获。
取山置南窗,决天入东壁。
白鸥果下来,欲与我争席。
拊槛一长啸,顿失向来窄。
是时蟾将圆,百里漾皓色。
中宵风何怒,惊浪拂檐白。
暄凉理相召,此变固已剧。
超然独燕处,熟视忘雨默。
玩物未可非,丧志乃一适。
畸人虽无心,戏具未遽掷。
盖头茅一把,取足宁吾魄。
去江不十步,矮屋久欹侧。
我来掖使正,意外忽有获。
取山置南窗,决天入东壁。
白鸥果下来,欲与我争席。
拊槛一长啸,顿失向来窄。
是时蟾将圆,百里漾皓色。
中宵风何怒,惊浪拂檐白。
暄凉理相召,此变固已剧。
超然独燕处,熟视忘雨默。
玩物未可非,丧志乃一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新居"鸥榭"的营造和感受,以及与自然的亲近互动。诗中的"畸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他虽然无意于世俗之事,却在建造鸥榭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盖头茅一把,取足宁吾魄"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即使环境简陋,也能带来心灵的安宁。
"去江不十步,矮屋久欹侧"写出了鸥榭临近江边,位置偏僻但富有诗意。诗人通过调整鸥榭的布局,让其与自然更加和谐,"取山置南窗,决天入东壁"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改造过程。白鸥的到来,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欲与我争席"更显其悠然自得。
夜晚,"蟾将圆"的月色洒满大地,而风雨突起,"中宵风何怒,惊浪拂檐白",展现了自然的变化无常。诗人面对这样的变化,"超然独燕处",在风雨中静观,"熟视忘雨默",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最后,诗人认为欣赏自然并非玩物丧志,反而能让人忘却烦恼,找到内心的宁静,"玩物未可非,丧志乃一适",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和享受。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和生活哲学。
时雨袪残暑,凉飙集华轩。
春徂众芳歇,晚蕙抽璚根。
重兹兰之属,不与凡卉群。
离离水苍佩,肃肃紫霞绅。
耿耿孤榻畔,燕对如高人。
启扉得良友,列案罗清樽。
于焉抚灵植,一笑涤尘烦。
微风南牖来,浓馥散氤氲。
有时参鼻观,即之已无存。
譬彼孤洁士,可望不可亲。
如何庭阶近,有此幽谷芬。
相忘馀冽中,渐久不复闻。
鲁哲日已远,楚累亦沈沦。
无能被雅操,且复酬芳魂。
高情报恐后,是日出田家。
久拟输芹子,何能待菊花。
庖厨依粉堞,巾服映丹霞。
款语须分记,明朝向客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