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吹广袖,松寮乍倚,奇气顿蟠胸。
似曾相识处,偏不分明,山色有无中。
清游屡倦,算者番、健撇枯筇。
但怪得、铭忘瘗鹤,绝壁乱苔封。匆匆。
沙鸥卧雪,阵雁啼霜,伴吟肩独耸。
飞尽了、岚光烟翠,海镜涵空。
长歌待唤鱼龙听,又怒潮、惊起疏钟。
残醉醒,一江淡月孤篷。
天风吹广袖,松寮乍倚,奇气顿蟠胸。
似曾相识处,偏不分明,山色有无中。
清游屡倦,算者番、健撇枯筇。
但怪得、铭忘瘗鹤,绝壁乱苔封。匆匆。
沙鸥卧雪,阵雁啼霜,伴吟肩独耸。
飞尽了、岚光烟翠,海镜涵空。
长歌待唤鱼龙听,又怒潮、惊起疏钟。
残醉醒,一江淡月孤篷。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幽深而富有诗意的梦境画面。"天风吹广袖"以飘逸的衣袖比喻诗人的心境,仿佛被自然之风吹动,暗示着超脱尘世的逍遥。"松寮乍倚,奇气顿蟠胸",焦山松林中的小屋成为诗人的立足点,奇妙的气息充盈胸襟,寓言着灵感的涌现。
"似曾相识处,偏不分明,山色有无中",表达了诗人对焦山景色的熟悉与朦胧感,山色若隐若现,如同记忆中的旧识,却又难以清晰捕捉。接下来,诗人感叹清游时光虽美,但身体已渐感疲惫,杖藜独行,只有山石上的苔藓见证了岁月的流转。
"但怪得、铭忘瘗鹤,绝壁乱苔封",借埋葬的鹤和封满苔藓的绝壁,寓言着人生的短暂与遗忘,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词的下片转向自然景象,"沙鸥卧雪,阵雁啼霜",描绘出冬日的寂静与凄冷,诗人独自吟咏,肩头耸立,显得孤独而坚韧。
"飞尽了、岚光烟翠,海镜涵空",随着雾气散去,海面如镜,空旷无边,诗人期待着唤醒鱼龙共听长歌,然而潮水汹涌,惊动了远处的钟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最后,诗人带着微醉醒来,眼前是一江淡月,孤舟独行,画面凄美,余韵悠长。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梦境为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焦山的景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清幽而深远的意境。
溪流触石转轻雷,境静身闲万虑灰。
西崦还寺青烟外,时听钟声度壑来。
山秀江清号浙西,气钟贤哲诞生时。
商朝月正垂三统,尧殿蓂荄见七枝。
此景聚冰藏北陆,有人眉寿等南箕。
教条宰邑郊驯雉,导引支床室有龟。
五百间闻乔岳降,八千遐历大椿期。
书生愿效封人祝,为捧黄金一屈卮。
当时分袂各丁年,南国相逢鬓已班。
羡子还来觐丘陇,益令归梦绕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