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其二》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

灯冷泉中夜,衣寒地下秋。

青松吊客泪,丹旐路人愁。

徒有清河在,空悲逝水流。

(0)
注释
遽闻:猛然间听到。
伤别剑:象征离别或死亡的消息,剑可能指代战争或不幸的消息。
忽复:忽然又。
叹藏舟:感叹隐退或失去的事物,藏舟比喻隐逸或消失的美好。
灯冷:灯光显得凄冷。
泉中夜:在泉水旁边的夜晚。
衣寒:衣物感觉寒冷,形容环境凄凉。
地下秋:比喻死亡或阴间,秋季常用来象征萧瑟和结束。
青松:常绿的松树,象征坚贞和哀悼。
吊客泪:前来吊唁的客人流泪,表达悲伤。
丹旐:红色的丧幡,标志丧事。
路人愁:路过的人都感到忧愁,形容普遍的哀伤情绪。
徒有:只有,剩下。
清河:清澈的河流,可能特指某地或象征纯净的情感。
空悲:白白地悲伤。
逝水流:流逝的水流,比喻时光流逝或生命的消逝。
翻译
猛然间听到离别的剑鸣,忽然又叹息起隐匿的小船。
灯光在泉水旁的夜晚变得凄冷,地下的世界已然是秋意袭人的寒衣。
青松仿佛也在为吊唁的客人落泪,红色的丧幡让路人都感到哀愁。
只剩下清河依旧在流淌,徒然悲伤于那流逝的水波。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逝去时光和离别之苦的诗句。首先,“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离别的无奈。这里的“剑”与“舟”都是离别的象征,一个是勇士之间的分别,另一个则是水上之别。

接下来的“灯冷泉中夜,衣寒地下秋”描绘了一种萧瑟孤寂的夜晚景象。“灯冷”指的是月光下的清冷,“衣寒”则表达了秋夜的凉意。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

“青松吊客泪,丹旐路人愁”一句,则是借景抒情。青松常被用来比喻长久的友谊和怀念,而“吊客泪”则表达了对往昔朋友的思念之情。“丹旐”指的是官道上的红尘,即旅途中的尘土,这里的“路人愁”则是对行者心中所承载的忧愁与哀伤。

最后,“徒有清河在,空悲逝水流”一句,以清河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悲凉感慨。清河象征着永恒不变,但即便如此,也只能见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离别之苦的无奈。每一句都巧妙地将自然环境与内心情感相结合,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寄苏子新

敬客知公子,通家托长兄。

早传梅石赋,不负竹林情。

开径期羊仲,淩云羡马卿。

思君若河水,何以到鄄城。

(0)

送陈郑州敬甫兼寄张判官

词人多出牧,州郡岂徒劳。

汉主分符竹,王郎揖佩刀。

楼前中岳树,雪后大河涛。

知授梁园简,应邀谢法曹。

(0)

病中顾汝所招饮不赴闻是日子与先归鲁望吐酒有污茵之句因以戏之

消渴难乘兴,空斋独闭关。

最思光禄酒,一望太行山。

客劝袁丝饮,人歌山简还。

不知谁戏剧,噀雨到人间。

(0)

岁晏旅中寄故园诸子十二首·其四陈梦庚

故人无一字,目极为伤神。

虎观求方急,牛衣卧独贫。

罪言忧战伐,饥色杂风尘。

岂不怜同舍,飘零万里身。

(0)

钟天章张伯邻二户曹载酒夜过

酒榼何因至,蓬门偶一开。

谁知居士室,犹有故人杯。

落魄看交态,分曹见吏才。

鹔鹴吾已典,萝月几回来。

(0)

夜起观池上荷花

炎歊不可居,起濯风露里。

解佩欲遗谁,盈盈涉秋水。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