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中流处,轩皇问道回。
长堤春树发,高掌曙云开。
龙负王舟渡,人占仙气来。
河津会日月,天仗役风雷。
东顾重关尽,西驰万国陪。
还闻股肱郡,元首咏康哉。
魏武中流处,轩皇问道回。
长堤春树发,高掌曙云开。
龙负王舟渡,人占仙气来。
河津会日月,天仗役风雷。
东顾重关尽,西驰万国陪。
还闻股肱郡,元首咏康哉。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与皇帝出巡盛况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皇权威严的赞美。开篇“魏武中流处”即设定了壮丽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伟大时刻。“轩皇问道回”则表现了帝王对于治国理政的关切与思考。
“长堤春树发,高掌曙云开”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长长的堤岸旁春意盎然,高耸的枝叶间晨光初照。这样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映衬出了帝王宏伟的气势。
“龙负王舟渡,人占仙气来”通过对比手法,将皇家的船只比喻为神龙背负,既强调了皇权的尊贵,又描绘出超凡脱俗的仙境之气。这不仅是对于帝王威仪的赞美,也是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
“河津会日月,天仗役风雷”则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与皇权之间的和谐统一,日月代表着光明与秩序,而天仗与风雷则象征着威严与力量的调配。
“东顾重关尽,西驰万国陪”表达了帝王视察边疆、巡幸四方的壮观场面。这里的“东顾”和“西驰”强调了皇权的广泛影响力和无所不在的统治。
最后,“还闻股肱郡,元首咏康哉”则回归到了对帝王圣德的颂扬,通过“闻”字表明诗人对于帝王恩泽的感受与传闻,同时也强调了帝王所带来的和平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是诗人张九龄奉和皇帝早渡蒲津关时所作,其艺术构思宏大,语言华丽,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皇权的颂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