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夜独宿柏仙庵》
《雪夜独宿柏仙庵》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晚雨纤纤变玉霙,小庵高卧有馀清。

梦惊忽有穿窗片,夜静惟闻泻竹声。

稍压冬温聊得健,未濡秋旱若为耕。

天公用意真难会,又作春风烂漫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uě宿bǎixiānān
sòng / shì

wǎnxiānxiānbiànaa17,xiǎoāngāoyǒuqīng

mèngjīngyǒu穿chuānchuāngpiànjìngwéiwénxièzhúshēng

shāodōngwēnliáojiànwèiqiūhànruòwèigēng

tiāngōngyòngzhēnnánhuìyòuzuòchūnfēnglànmànqí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雪夜景象,诗人苏轼在深夜里独自宿于柏仙庵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宁静。全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趣浓郁。

“晚雨纤纤变玉霙,小庵高卧有馀清”这两句表明夜晚细雨转变为雪花轻落,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诗人在小庵中安静地休息,感受着余留的清凉。

“梦惊忽有穿窗片,夜静惟闻泻竹声”梦境被突如其来的风声所打断,而夜深人静之时,只能听到竹叶间微弱的水珠滴落的声音。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诗人的觉醒。

“稍压冬温聊得健,未濡秋旱若为耕”这两句则是对比之美。春雨虽然还未来临,但已有预感,而现在的寒冷尚可忍受,不如干燥的秋季那么难以忍受。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节流转的细腻感知。

“天公用意真难会, 又作春风烂漫晴”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诗人认为上天的安排难以揣测,但同时又期待着春风和明媚的晴朗天气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雪景、雨声、寒冷与温暖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夜中宿于庵堂内外的宁静与孤寂,同时也流露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对自然界不可预测变化的理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过扬州登平山堂二首·其一

莺啼三月过维扬,来上平山郭外堂。

江左繁华隋柳尽,淮南形胜蜀冈长。

百年往事悲陈迹,千里归人喜近乡。

满地落花春醉醒,晚风吹雨过雷塘。

(0)

雨中捡箧得石田先生丁卯岁赠诗云多时契阔费相思就见江城喜可知时事但凭心口语老人难作岁年期林花及地风吹糁檐溜收声雨散丝明日孤踪又南北教云封记壁间诗后题五月十一日适是日亦五月十一及今丁丒恰十年而先生下世八年矣因追和其韵以致感叹·其一

碧云何处寄遐思,往事惟应岁月知。

奕奕风流今昔梦,离离残墨死生期。

忆公感慨身难赎,顾我飘零鬓亦丝。

欲咏江城当日句,泪花愁雨不成诗。

(0)

过履约

浪迹归来意渺茫,思君今日上君堂。

厌看流俗求同志,喜对时羞是故乡。

白发持螯能几醉,黄花在眼即重阳。

马蹄不到阑干曲,日暮江楼数雁行。

(0)

秋夜

新寒高阁夜何其,野笛荒砧不断思。

泽国变衰菰菜老,长安迢递帛书迟。

江空露下芙蓉叶,月出风吹桂树枝。

何必潘郎能自省,年来青鬓已丝丝。

(0)

丹阳道中次王直夫韵

句曲东来草树秋,车音隔陇思悠悠。

西风黄土污人面,落日青山触马头。

息影道傍分茂荫,濯缨桥下得清流。

平生笑杀朱翁子,辛苦刚酬妾妇羞。

(0)

送人游越中五首·其一

寺閤岩楼望不稀,越王城畔早春归。

寻溪放舸烟花豁,立马听莺醉落晖。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