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扬州登平山堂二首·其一》
《过扬州登平山堂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莺啼三月过维扬,来上平山郭外堂。

江左繁华隋柳尽,淮南形胜蜀冈长。

百年往事悲陈迹,千里归人喜近乡。

满地落花春醉醒,晚风吹雨过雷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三月时节,途径扬州,登上平山堂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首联“莺啼三月过维扬,来上平山郭外堂”以生动的莺啼声开篇,点明季节与地点,引出诗人登临平山堂的情境。颔联“江左繁华隋柳尽,淮南形胜蜀冈长”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扬州往昔的繁华与今日的变迁,隋柳的消失与蜀冈的绵延,寓含历史的沧桑感。

颈联“百年往事悲陈迹,千里归人喜近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哀伤,也有对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尾联“满地落花春醉醒,晚风吹雨过雷塘”以自然景象收束全诗,落花满地,春意渐消,晚风带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整体而言,此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又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同时融入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客南徐一首

秋来客里几蹉跎,醉铗唯堪浩浩歌。

盛世未应知己少,诸公自是阅人多。

潮生瓜步风犹急,苔满浯溪石欠磨。

忆昔祖生忠愤后,更无一楫是如何。

(0)

客里有怀徐太古

近来真倦客,怕蹋软尘红。

独向一楼坐,静观诸境空。

官河添夜雨,宫树带秋风。

还忆能吟者,襟期何日同。

(0)

句·其四

陇雁半惊天在水,征人相顾月如霜。

(0)

送安公归顶山瑞石庵

谈空一纪馀,重出访岩居。

身是汾阳嗣,囊惟郭璞书。

公侯倒屣后,泉石结茆初。

山顶收榛栗,经秋信莫疏。

(0)

登挟溪亭

剡中何许隔林坰,无复明峦到眼明。

赖有西南天一角,乱云深处叠秋屏。

(0)

再和雪声

天上威仪地岂知,六花寒路夜偏宜。

半空环佩朝元罢,满地珠玑按舞时。

簌簌初随风更急,萧萧却杂霰俱迟。

房公松竹分清俗,除却天声总未奇。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