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履约》
《过履约》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浪迹归来意渺茫,思君今日上君堂。

厌看流俗求同志,喜对时羞是故乡。

白发持螯能几醉,黄花在眼即重阳。

马蹄不到阑干曲,日暮江楼数雁行。

(0)
鉴赏

此诗《过履约》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通过描绘诗人归乡后的情感与思绪,展现了其对友情、自然和故乡的深切怀念。

首句“浪迹归来意渺茫”,诗人以“浪迹”自喻,形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归家后内心充满迷茫与感慨。接着,“思君今日上君堂”,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在今日再次相聚,共叙旧情。

“厌看流俗求同志”,诗人对世俗的厌恶与对真正知己的渴望交织在一起,凸显了他对精神层面交流的追求。而“喜对时羞是故乡”,则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与自豪,即使面对世间的不公,故乡的美好依旧让他感到欣慰。

“白发持螯能几醉”,诗人以白发与持螯的场景,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平淡,但即便如此,他仍能从简单的生活中找到乐趣。“黄花在眼即重阳”,借重阳节的菊花,寄托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最后,“马蹄不到阑干曲,日暮江楼数雁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独的画面,日落时分,诗人独自站在江楼之上,望着南飞的大雁,心中涌起的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渴望,也有对自然与故乡的热爱,同时也不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文徵明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失鹤

瑶台烟雾外,一去不回心。

清海蓬壶远,秋风碧落深。

堕翎留片雪,雅操入孤琴。

岂是笼中物,云萝莫更寻。

(0)

寄题寻真观

见说寻真地势雄,面临湖北倚高峰。

奔涛入夏雷声迅,险嶂凌秋黛色浓。

坛上步虚频降鹤,洞中投简数惊龙。

何劳更访桃源路,水曲云深千万重。

(0)

赋得月照冰池

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

金波双激射,璧彩两参差。

影占徘徊处,光含的皪时。

高低连素色,上下接清规。

顾兔飞难定,潜鱼跃未期。

鹊惊俱欲绕,狐听始无疑。

似镜将盈手,如霜恐透肌。

独怜游玩意,达晓不知疲。

(0)

席上作

淡云轻雨拂高唐,玉殿秋来夜正长。

料得也应怜宋玉,一生惟事楚襄王。

(0)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

委绶来名山,观奇恣所停。

山中若有闻,言此不死庭。

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

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

授我出云路,苍然凌石屏。

视之有文字,乃古黄庭经。

左右长松列,动摇风露零。

上蟠千年枝,阴虬负青冥。

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

取之砂石间,异若龟鹤形。

况闻秦宫女,华发变已青。

有如上帝心,与我千万龄。

始疑有仙骨,鍊魂可永宁。

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

神物亦自閟,风雷护此扃。

欲传山中宝,回策忽已暝。

乃悲世上人,求醒终不醒。

(0)

观回军三韵

行行上陇头,陇月暗悠悠。

万里将军没,回旌陇戍秋。

谁令呜咽水,重入故营流。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