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归来意渺茫,思君今日上君堂。
厌看流俗求同志,喜对时羞是故乡。
白发持螯能几醉,黄花在眼即重阳。
马蹄不到阑干曲,日暮江楼数雁行。
浪迹归来意渺茫,思君今日上君堂。
厌看流俗求同志,喜对时羞是故乡。
白发持螯能几醉,黄花在眼即重阳。
马蹄不到阑干曲,日暮江楼数雁行。
此诗《过履约》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通过描绘诗人归乡后的情感与思绪,展现了其对友情、自然和故乡的深切怀念。
首句“浪迹归来意渺茫”,诗人以“浪迹”自喻,形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归家后内心充满迷茫与感慨。接着,“思君今日上君堂”,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在今日再次相聚,共叙旧情。
“厌看流俗求同志”,诗人对世俗的厌恶与对真正知己的渴望交织在一起,凸显了他对精神层面交流的追求。而“喜对时羞是故乡”,则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与自豪,即使面对世间的不公,故乡的美好依旧让他感到欣慰。
“白发持螯能几醉”,诗人以白发与持螯的场景,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平淡,但即便如此,他仍能从简单的生活中找到乐趣。“黄花在眼即重阳”,借重阳节的菊花,寄托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最后,“马蹄不到阑干曲,日暮江楼数雁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独的画面,日落时分,诗人独自站在江楼之上,望着南飞的大雁,心中涌起的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渴望,也有对自然与故乡的热爱,同时也不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文徵明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
金波双激射,璧彩两参差。
影占徘徊处,光含的皪时。
高低连素色,上下接清规。
顾兔飞难定,潜鱼跃未期。
鹊惊俱欲绕,狐听始无疑。
似镜将盈手,如霜恐透肌。
独怜游玩意,达晓不知疲。
委绶来名山,观奇恣所停。
山中若有闻,言此不死庭。
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
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
授我出云路,苍然凌石屏。
视之有文字,乃古黄庭经。
左右长松列,动摇风露零。
上蟠千年枝,阴虬负青冥。
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
取之砂石间,异若龟鹤形。
况闻秦宫女,华发变已青。
有如上帝心,与我千万龄。
始疑有仙骨,鍊魂可永宁。
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
神物亦自閟,风雷护此扃。
欲传山中宝,回策忽已暝。
乃悲世上人,求醒终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