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寒高阁夜何其,野笛荒砧不断思。
泽国变衰菰菜老,长安迢递帛书迟。
江空露下芙蓉叶,月出风吹桂树枝。
何必潘郎能自省,年来青鬓已丝丝。
新寒高阁夜何其,野笛荒砧不断思。
泽国变衰菰菜老,长安迢递帛书迟。
江空露下芙蓉叶,月出风吹桂树枝。
何必潘郎能自省,年来青鬓已丝丝。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清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联“新寒高阁夜何其,野笛荒砧不断思”,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新寒,暗示着初秋的凉意;高阁,点明了居所的高远,也隐含着孤独之感。野笛与荒砧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仿佛是远方思绪的传递,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颔联“泽国变衰菰菜老,长安迢递帛书迟”,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泽国,泛指水乡,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萧瑟景象,菰菜老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长安,古代都城,象征着远方的思念与追求。帛书迟,比喻书信的传递缓慢,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等待的焦虑。
颈联“江空露下芙蓉叶,月出风吹桂树枝”,转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江面空旷,露珠滴落于芙蓉叶上,月光洒下,微风拂过桂树枝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意境。这种自然景象的描写,既是对秋夜景色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尾联“何必潘郎能自省,年来青鬓已丝丝”,以潘岳自比,表达了岁月不饶人、青春易逝的感慨。潘郎,即潘岳,古代诗人,以其早年白发而闻名。诗人在这里说,不必像潘岳那样自我反省,因为自己已经经历了岁月的洗礼,青丝已成银丝。这不仅是对个人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是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君昔还家我为客,客邸论诗坐连夕。
酒壶棋局间嘲诙,眼底十年犹历历。
君今为客我留家,南云望望渺天涯。
钟情已怀儿女恋,回首况对江梅花。
梅花的的映空碧,君到南中我应北。
南与北,转暌违,梅花心事更谁知。
岁寒冰雪金台下,犹可因风寄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