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思堂三首·其一》
《永思堂三首·其一》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一自双亲逝,孤怀每自伤。

恍疑闻謦欬,犹似见羹墙。

厚禄嗟何及,遗言敢暂忘。

番湖东去水,不似此情长。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永思堂三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失去双亲后的深深哀思和怀念。首句“一自双亲逝”,直接点出主题,流露出对亲人的永久怀念。接下来的“孤怀每自伤”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常常因思念而自我感伤。

“恍疑闻謦欬,犹似见羹墙”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仿佛还能听到父母的轻声细语(謦欬),看到他们熟悉的身影在餐桌上(羹墙),生动地展现出对亡者的深深思念。这里的细节描写,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

“厚禄嗟何及,遗言敢暂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更好地孝顺双亲的遗憾,以及对父母临终遗言的铭记不忘,体现了儒家孝道的伦理观念。

最后两句“番湖东去水,不似此情长”以景结情,番湖的流水虽然东流不息,但其绵长之情却比不上诗人对父母无尽的思念之情,寓情于景,深化了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玉蝴蝶.和维扬晁侍郎寄伯强

忆昨苕溪,惯弄五亭月笛,四水烟蓑。

何事毗檀门外,马驻长坡。

野花中、乱红杳霭,小桥外、叠翠嵯峨。且颜酡。

但存长袖,舞倒婆娑。云何。

主盟惠政,春行五马,月皎千波。

赢得宾僚,听隔墙、无事高歌。

帐烟寒、瑞麟影坠,帘雾细、宝鸭香多。试蹉跎。

一枰落日,又送樵柯。

(0)

檄雪

银阙书飞急羽忙,料应滕六奏虚皇。

要将阆苑蓬壶水,幻作琼林玉树芳。

风约云边停鹤驭,冰清月际舞霓裳。

凤箫莫品凄凉调,催老梅花枉断肠。

(0)

满庭霜/满庭芳.任昉尝为西安太守,风流名迹,图经史牒具载,感今怀古作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阿谁昔仕吾邦。

共推任笔,洪鼎力能扛。

不为桃花禄米,雠书倦、一苇横江。

招寻处,徒行曳杖,曾不拥麾幢。

山川,真大好,鱼矶无恙,密岭难双。

听讼诉多就,樵坞僧窗。

岁月音容远矣,风流在、遐想心降。

云烟路,搜奇吊古,时为酹空缸。

(0)

浣溪沙·其一赏梅

东阁郎官巧写真。西湖处士妙传神。

嫣然一笑腊前春。

斗好虽无冰骨女,相宜幸是雪髯人。

且烦疏影入清尊。

(0)

临江仙·其二席上和呈中散兄及吴令

宝观岧峣飞雉堞,登临恍欲升仙。

野桃官柳衬吴天。春风寒食夜,遗恨在封绵。

闻道东溟才二里,银涛直与天连。

凭谁都卷入芳尊。赋归欢靖节,消渴解文园。

(0)

游本觉寺

招提俯秋水,画手借王维。

清磬递风韵,晓霜翻露姿。

茶烟邀客伫,帆影唤舟移。

他日成归梦,来兴楚子悲。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