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捉月亭》
《捉月亭》全文
明 / 韩日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荒亭高倚白云堆,槛外风涛入坐来。

万古仍悬波底月,祇今谁是谪仙才。

天留采石供汤沐,地拥三江佐举杯。

莫怪石尤羁客舫,为公端合再低回。

(0)
鉴赏

这首明代韩日缵的《捉月亭》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远的画面。首句“荒亭高倚白云堆”,以“荒亭”点出地点之孤寂,“高倚白云堆”则勾勒出亭子矗立于云雾之上的雄伟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槛外风涛入坐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亭外,风与涛声仿佛直接涌入亭中,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磅礴力量与宁静之美并存的奇妙体验。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万古仍悬波底月,祇今谁是谪仙才。”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时间的永恒与个人的渺小对比,波底之月象征着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而“谪仙才”则暗指那些能与自然和谐共处、领悟其深意的非凡人物。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古代谪仙般才情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能否达到如此境界的自我反思。

“天留采石供汤沐,地拥三江佐举杯。”这两句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天地以情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天留采石,地拥江水,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生活情趣的渲染,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

最后,“莫怪石尤羁客舫,为公端合再低回。”这两句诗以“石尤羁客舫”比喻诗人自己,表达了虽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同时,诗人也期待着再次回到这里,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韩日缵
朝代:明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猜你喜欢

钱儒珍家赏桂

客至当饮酒,醉此金粟堆。

秋风何时到,丛树参差开。

馨香逆人鼻,蓓蕾藏圣胎。

攀枝折其荣,落穗浮酒杯。

后夜有佳月,弄影须徘徊。

红袖歌未终,画角毋庸催。

(0)

通甫弟归里诗

霜重江水缩,舣舟江之湄。

子今戒行色,予亦数归期。

已迫葵丘戍,何求买山资。

酌别苦无酒,秉粟供妻儿。

(0)

夏雨叹

六月溧阳三日雨,山田喜足低田苦。

学中亦有北铃圩,低处水深三尺许。

秧苗浸倒根已浮,再种何由能入土。

老夫寓居西郭外,厌听村村蹋车鼓。

唇焦面黑嗟农夫,此生悔不业樵渔。

有山可采水可钓,免得晓夜忧耕锄。

去年一熟才了逋,今年再熟力始舒。

岂期不待稻花白,并随荇藻归江湖。

溧阳近与丹阳接,不雨由来三数月。

河流浅涩田乾枯,练湖放水通舟楫。

人间既是寒暑同,天上何为雨旸别。

愿移此雨慰彼心,还我朱明作炎热。

(0)

正月二十四日送廉使出郊·其二

野店当官道,村醪唤客留。

偶因乘早出,故作探春游。

芳意林梢静,晴光水面浮。

人言有龙洞,近在石山头。

(0)

元符亲郊五首·其四彻豆用《熙安》

陟彼郊丘,大祀是承。其豆孔庶,其香始升。

上帝时歆,以我齐明。卒事而彻,福禄来咸。

(0)

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其七

捣荠餐铁杵,此味知者鲜。

乘车入鼠穴,闻者知其舛。

打铁作门限,鬼笑定不免。

点雪红炉中,达观理甚显。

当局自然迷,正欠拨一转。

上马奔前程,此著须自勉。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