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黄河次唐人昨夜微霜初渡河韵》
《渡黄河次唐人昨夜微霜初渡河韵》全文
明 / 吴与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平生踪迹半樵歌,岁晚昏眸始识河。

名姓误叨天上荐,琴书端似梦中过。

洲连碧水浮埃少,席满薰风逸兴多。

却忆青山同学侣,可胜名教两蹉跎。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与弼所作的《渡黄河次唐人昨夜微霜初渡河韵》。诗中描绘了诗人晚年渡过黄河时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和反思。

首联“平生踪迹半樵歌,岁晚昏眸始识河”,诗人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吟唱着山林间的歌曲,但直到年岁已高,视力模糊,才真正认识到黄河的存在。这里通过对比“平生”与“岁晚”,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名姓误叨天上荐,琴书端似梦中过”,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的名字可能被错误地推荐到天上去,而他的人生就像在梦中度过一样,充满了虚幻感。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淡然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虚无的思考。

颈联“洲连碧水浮埃少,席满薰风逸兴多”,诗人描绘了渡过黄河后所见到的景象:两岸绿洲连接,碧波荡漾,尘埃稀少;微风吹拂,满座宾客欢聚一堂,畅饮谈笑,心情愉悦。这一联通过自然美景和聚会场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充满诗意的生活氛围。

尾联“却忆青山同学侣,可胜名教两蹉跎”,诗人回忆起年轻时与青山为伴、同窗共学的日子,感叹时光荏苒,岁月蹉跎,未能在名教(即儒家的道德教育)上有所建树。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己未能在学术或道德上取得更大成就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友情以及个人追求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味深长。

作者介绍

吴与弼
朝代:明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猜你喜欢

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

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

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

灵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沈魂在湘水。

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

(0)

浪淘沙令.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0)

锦城写望

蜀江波影碧悠悠,四望烟花匝郡楼。

不会人家多少锦,春来尽挂树梢头。

(0)

杂曲歌辞.长相思三首·其三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0)

孟子.许行

治国兼耕岂理欤,阴谋乱政肆崎岖。

仲尼若使为司寇,许子难逃两观诛。

(0)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