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浪淘沙令.山寺夜半闻钟》
《浪淘沙令.山寺夜半闻钟》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浪淘沙令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0)
注释
身世:平生。
酒杯:借酒浇愁。
汉殿:刘邦,代指汉代宫阙;秦宫,秦始皇,代指秦朝宫阙。
梦入:梦境。
少年丛,当谓英雄年少种种。
歌舞:身世。
误:没有。
西窗:思念,代指抱负。
卷地:谓贴着地面迅猛向前推进。
多指风。
代指身世悲凉。
翻译
整日在借酒浇愁的状态中渡过,一生的努力因没能改变国家的败局而全部成空。古今往来的英雄们本就不多,却因时间的流逝而淹没,再也难找到像刘邦、秦始皇那样的英雄。
少年繁华如梦,如今一一破灭,让人直欲遁入空门,做隐逸之士,可真正要去寻觅夜半禅钟的时候,却只有卷地的西风,严酷的现实,教人无梦可做,无处可托。
鉴赏

这首《浪淘沙令·山寺夜半闻钟》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它以饮酒和梦境为载体,表达了词人对历史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词人借酒浇愁,感叹人生如梦,世事无常,一切功名利禄都显得虚无缥缈。"古来三五个英雄",他提及英雄人物,暗示自己虽有壮志,却难以在现实中实现。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通过描绘风雨中的古代宫殿,象征着历史的变迁,曾经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词人将现实与梦境交织,"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回忆起年少时的繁华与欢乐,与眼前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老僧夜半误鸣钟",这一句引入了山寺的钟声,打断了词人的梦境,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突兀转变。"惊起西窗眠不得",写出了词人被惊醒后的无奈和失眠,反映出他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内心的不平静。

"卷地西风"收束全篇,既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又暗含词人内心如秋风般萧瑟的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个人经历与历史沉浮相结合,展现了辛弃疾深沉的历史感怀和个人命运的苍凉感慨。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天汉桥

一派银河木杪飞,碧云飞处彩虹垂。

免教灵鹊长填石,来看天孙出嫁时。

(0)

卜算子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0)

七言四韵十六首·其四

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缘我独异于人。

自知颠倒由离坎,谁识浮沉定主宾。

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银。

神功运火非终夕,现出深潭日一轮。

(0)

绝句六十四首·其三

休泥丹灶费工夫,鍊药须寻偃月炉。

自有天然真火用,不须柴炭及吹嘘。

(0)

绝句六十四首·其十七

震龙汞自出离乡,兑虎铅生在坎方。

二物总因儿产母,五行全要入中央。

(0)

绝句六十四首·其三十一

玄珠有象逐阳生,阳极阴消渐剥形。

十月霜飞丹始熟,恁时神鬼也须惊。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