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延哲冠》
《延哲冠》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生男喜见发毵㲚,元服虽荣未敢誇。

道自鲁人期一变,冠依周制重三加。

鸣珂远近宾皆至,绵蕝东西位不斜。

愿得成人从此始,礼行免使外庭哗。

(0)
鉴赏

这首诗《延哲冠》是明代文学家王鏊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为孩子举行冠礼的庄重与喜悦。诗中不仅展现了传统礼仪的庄重与仪式感,也蕴含了对孩子的成长与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生男喜见发毵㲚”,开篇即以喜悦之情描绘了初为人父的激动与期待,孩子出生时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接着,“元服虽荣未敢誇”则表达了虽然孩子穿上象征成年的服饰,但父母心中仍怀谦逊,不敢轻易夸耀,体现了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谨慎与谦虚态度。

“道自鲁人期一变,冠依周制重三加”两句,引用古代典故,强调了冠礼作为成人仪式的重要性和变革的意义,同时也暗含了对后代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期望,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不断自我完善,实现个人的转变与提升。

“鸣珂远近宾皆至,绵蕝东西位不斜”描绘了冠礼现场的盛况,宾客云集,场面庄重,体现了社会对这一仪式的重视与尊重。同时,通过“鸣珂”(指冠礼上使用的乐器)和“绵蕝”(指冠礼上的座位安排)的描述,展现了仪式的秩序与和谐。

最后,“愿得成人从此始,礼行免使外庭哗”表达了对孩子的深切期望,希望从这一刻起,孩子能够遵循礼仪,健康成长,避免不必要的纷扰与争议,展现出对子女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冠礼这一传统仪式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子女成长的关注与期待,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伦理道德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与社会教化的智慧。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草茵

青葱初向烧痕分,陌上池边积渐殷。

风落繁英舒蜀锦,云连远岫蹙湘纹。

佳人斗巧披香径,狂客挥杯藉夕曛。

不待蛩吟秋露冷,閒眠先自惜芳芬。

(0)

杏花

坊开裴野锦,花发董林株。

望欲迷琼苑,栽宜近白榆。

微风舒露脸,小雨湿烟须。

春意枝头闹,从教醉玉壶。

(0)

为吴溥泉画窠石平远并诗

地僻林深无过客,松门元自不曾关。

展将一幅溪藤滑,写得溪阴数点山。

(0)

寄朝夫文夫朋至三弟

我已西行及早回,南山松柏好栽培。

平生忠孝兼兄弟,常有音书日下来。

(0)

贬河州述怀·其二

一身去国片云轻,白苧衣单万里程。

九十严亲离别苦,夕阳挥泪倚门情。

(0)

贬河州述怀·其一

梦里心惊长乐钟,几回趋侍语从容。

十年去国伤心泪,洒向天河载六龙。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