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泥丹灶费工夫,鍊药须寻偃月炉。
自有天然真火用,不须柴炭及吹嘘。
休泥丹灶费工夫,鍊药须寻偃月炉。
自有天然真火用,不须柴炭及吹嘘。
这两句话出自北宋诗人张伯端的《绝句六十四首》之中的第三首。从这些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道家炼丹术的深刻理解与描绘。
"休泥丹灶费工夫,鍊药须寻偃月炉。"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炼制仙丹的过程,"休泥"指不用泥土建造的普通炉灶,而是用心选取非凡之物来构筑;"丹灶"即是用于煅烧丹药的特制炉具。"费工夫"表达了炼丹师对器皿的精心挑选与制作,体现出一丝不苟的态度。而"鍊药须寻偃月炉"则暗示着寻找造就仙丹之道,需要一个特殊的炉具——"偃月炉",它象征着一种纯净无瑕的空间。这里的"偃月"寓意炉形如同仰月,既美观又蕴含深意。
"自有天然真火用,不须柴炭及吹嘘。"
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内在自然之火的依赖,认为真正的炼丹不需要外界的干预,如柴炭等物质,也无需人工的吹嘘。"天然真火"是道家理念中的概念,指的是一种内在的、纯净的能量,不受外界影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力量。在这里,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了对炼丹过程中追求至简与自然的哲学思考。
整体来看,这段诗不仅展示了张伯端对于道家炼丹术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态度,更表现出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精神纯粹的生活理念。
斗米易钱钱一囊,台湾未闻此奇荒。
闻之自古疑荒唐,不意年来屡屡尝。
今年米价尤殊昂,一斗二升银煌煌。
市中之米作珠量,食米之人膏粱肠。
贫民得米为米浆,升杓在手千金装。
又有无米无可望,朝朝采藿登首阳。
旱潦之后草色黄,茹草不得为寇攘。
明火杀人取所藏,比于倭人尤堂皇。
劫夺孰与税敛强,时或放火烧民房。
亦习洋氛效薄凉,暴政焚杀皆寻常。
盗为饥驱情可伤,况有道殣无劻勷。
算及锱铢添税章,民不得食泪汪汪。
房捐市税何处偿,说增一倍告四方。
人人争欲望苍苍,望天或雨钱与粮。
无肉可敷眼前疮,无水可苏赪尾鲂。
呜呼,无米孰为指太仓。
《斗米叹》【清·洪繻】斗米易钱钱一囊,台湾未闻此奇荒。闻之自古疑荒唐,不意年来屡屡尝。今年米价尤殊昂,一斗二升银煌煌。市中之米作珠量,食米之人膏粱肠。贫民得米为米浆,升杓在手千金装。又有无米无可望,朝朝采藿登首阳。旱潦之后草色黄,茹草不得为寇攘。明火杀人取所藏,比于倭人尤堂皇。劫夺孰与税敛强,时或放火烧民房。亦习洋氛效薄凉,暴政焚杀皆寻常。盗为饥驱情可伤,况有道殣无劻勷。算及锱铢添税章,民不得食泪汪汪。房捐市税何处偿,说增一倍告四方。人人争欲望苍苍,望天或雨钱与粮。无肉可敷眼前疮,无水可苏赪尾鲂。呜呼,无米孰为指太仓。
https://shici.929r.com/shici/Z6wr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