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桥竹边有沽酒,携鱼换酒满胡芦。
蓬头月上不觉醉,自卷芦叶吹呜呜。
溪桥竹边有沽酒,携鱼换酒满胡芦。
蓬头月上不觉醉,自卷芦叶吹呜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渔父生活场景,充满了田园诗意和淳朴的生活气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渔父在溪边竹林旁设摊卖酒的景象。他不仅售卖自己的捕获之物——鱼,还以此换取醇厚的美酒,生活虽简朴却充满乐趣。月光洒落,渔父不觉已沉醉其中,甚至卷起芦叶自吹自乐,这份自在与满足感跃然纸上。
通过“溪桥竹边有沽酒”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环境的清幽与和谐,竹林与溪水相映成趣,为渔父的日常增添了自然之美。而“携鱼换酒满胡芦”则展现了渔父与人交往的淳朴与直接,他以自己劳动的成果换取生活的必需品,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公平。
“蓬头月上不觉醉”,描绘了渔父在月光下饮酒的情景,虽然他可能没有刻意打扮,但月光的照耀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生动有趣。这里的“醉”不仅仅是生理上的醉酒,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与陶醉,是对简单生活快乐的体验。
最后,“自卷芦叶吹呜呜”则将画面推向高潮,渔父自娱自乐的场景令人动容。芦叶作为吹奏乐器,虽非精制,却能发出悠扬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颂扬,也是渔父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父生活的宁静、自在与满足,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竹林溪畔,感受到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声华满京洛,藻翰发阳春。
未遂鹓鸿举,尚为江海宾。
吴中高宴罢,西上一游秦。
已想函关道,游子冒风尘。
笼禽羡归翼,远守怀交亲。
况复岁云暮,凛凛冰霜辰。
旭霁开郡阁,宠饯集文人。
洞庭摘朱实,松江献白鳞。
丈夫岂恨别,一酌且欢忻。
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
贫交世情外,才子古人中。
冠上方簪豸,车边已画熊。
拂衣迎五马,垂手凭双童。
花醥和松屑,茶香透竹丛。
薄霜澄夜月,残雪带春风。
古壁苍苔黑,寒山远烧红。
眼看东候别,心事北川同。
为学轻先辈,何能访老翁。
欲知今日后,不乐为车公。
主人能爱客,终日有逢迎。
贳得新丰酒,复闻秦女筝。
柳条疏客舍,槐叶下秋城。
语笑且为乐,吾将达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