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熙甫见寄其师叔白哀词,单菱浦为之序,感酬短句,及示菱浦及东斋诸同学》
《王熙甫见寄其师叔白哀词,单菱浦为之序,感酬短句,及示菱浦及东斋诸同学》全文
清 / 李宪噩   形式: 古风

谐情自有偶,不属钗与裙。

继志自有后,不必儿与孙。

丈夫奋一世,要使百世闻。

生或应其声,死或传其神。

斯人谁不死,死身不死人。

妻子相环哭,但思返其魂。

魂返宁有术,道在灵不泯。

孰能重斯道,千载生如新。

煌煌古圣训,朋友列五伦。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传承的重视。诗人通过“谐情自有偶,不属钗与裙”这句话,探讨了情感的自然流露,并非局限于特定的社会角色。接着,“继志自有后,不必儿与孙”则强调了精神和事业的传承,不一定依赖于血缘关系。

“丈夫奋一世,要使百世闻”展现出对个人奋斗和历史影响的追求。诗人认为,一个人的努力和成就,即使在生时可能未被广泛知晓,但在死后仍能以不同的形式流传下来,如通过名声、作品或是精神的影响。

“生或应其声,死或传其神”进一步阐述了生命与影响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在世还是离世,个体都能以其行动或精神留下痕迹。诗人提出“斯人谁不死,死身不死人”,意味着真正的死亡并非彻底的消逝,而是灵魂或精神的永存。

面对死亡,诗人描绘了亲人的情感:“妻子相环哭,但思返其魂。”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和对灵魂归返的渴望。然而,诗人紧接着指出,灵魂的归返并非易事,需要遵循正确的道路:“魂返宁有术,道在灵不泯。”

最后,诗人呼吁人们重视道德和精神的传承:“孰能重斯道,千载生如新。”强调了在千百年后,道德和精神的价值依然鲜活。引用“煌煌古圣训,朋友列五伦”作为结尾,表明了对古代圣贤教诲的尊崇,以及将友谊视为人类社会基本伦常之一的观点。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对生命意义、道德传承和精神永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和社会伦理的重视。

作者介绍

李宪噩
朝代:清

李宪噩,字怀民,以字行。号十桐,高密人。诸生。有《十桐草堂诗集》。
猜你喜欢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

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

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

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青莲城。

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

庞眉依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

独坐南台时共美,闲行古刹情何已。

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君子。

(0)

元和元年蒙恩封成纪县伯时室中封安喜县君感庆兼怀聊申贺赠

启土封成纪,宜家县安喜。

同欣井赋开,共受闺门祉。

珩璜联采组,琴瑟谐宫徵。

更待悬车时,与君欢暮齿。

(0)

送张景宣下第东归

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

高情怜道在,公论觉才遗。

春雨连淮暗,私船过马迟。

离心可惆怅,为有入城期。

(0)

山中寻道人不遇

年过弱冠风尘里,常拟随师学鍊形。

石路特来寻道者,云房空见有仙经。

棋于松底留残局,鹤向潭边退数翎。

便欲此居闲到老,先生何日下青冥。

(0)

送刘南史往杭州拜觐别驾叔

兄弟飘零自长年,见君眉白转相怜。

清扬似玉须勤学,富贵由人不在天。

万里榛芜迷旧国,两河烽火复相连。

林中若使题书信,但问漳滨访客船。

(0)

送薛六暂游扬州

志在乘轩鸣玉珂,心期未快隐青萝。

广陵行路风尘合,城郭新秋砧杵多。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