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曲中流石灶寒,茶烟香湿紫苔斑。
仙人饮罢留空鼎,拍掌岩头去不还。
六曲中流石灶寒,茶烟香湿紫苔斑。
仙人饮罢留空鼎,拍掌岩头去不还。
这首明代诗人邱云霄的《和棹歌(其七)》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神秘的画面。诗中的“六曲中流石灶寒”写出了环境的独特,石灶位于江流中央,周围环境冷寂,灶火虽燃,但因为空旷而显得微弱。接着,“茶烟香湿紫苔斑”进一步渲染氛围,袅袅茶烟与湿润的紫色苔藓交织,增添了诗意的色彩,暗示着这里曾有人迹但已荒凉。
“仙人饮罢留空鼎”则引入了神话元素,想象一位仙人品茶后,留下一只空鼎,仿佛留下了神秘的踪迹。最后,“拍掌岩头去不还”以仙人的离去为结,留下岩头上的回声,给人以超脱尘世之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仙人踪影的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意境,体现了邱云霄在明代诗歌中的独特艺术风格。
黄菊湿不鲜,白雁寒更哀。
何由穿雨屐,一登宋王台。
眷予良友生,南山安在哉。
行将北湖鬓,投老炤清淮。
修竹阴阴古道场,谁怜兵火地荒凉。
晚山俱似佛头绿,秋草不如僧发长。
白酒莫辞今日醉,黄花仍作去年香。
禅翁留客殷勤甚,相对藤床话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