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栖古寺,尘路杳无踪。
夜讲香飘月,晨斋磬入松。
石屏泉气冷,山屐藓痕浓。
自说秋来兴,时时梦远峰。
闭门栖古寺,尘路杳无踪。
夜讲香飘月,晨斋磬入松。
石屏泉气冷,山屐藓痕浓。
自说秋来兴,时时梦远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湘赠予省安上人的作品,通过对古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僧侣清修的生活状态和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闭门栖古寺”描绘了省安上人在深山古寺中闭门修行的场景,远离尘世喧嚣。次句“尘路杳无踪”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隐逸生活的清净。
“夜讲香飘月”写夜晚讲经时,香烟缭绕,与月光相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氛围。早晨的“晨斋磬入松”则描绘了僧人清晨斋戒时,木鱼声穿透松林,显得格外悠扬。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绘,展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和禅修的仪式感。
“石屏泉气冷,山屐藓痕浓”两句,通过触觉和视觉,描绘了山寺环境的清冷与静谧,泉水冷冽,苔藓斑驳,显示出古寺的自然风貌和岁月痕迹。
最后,“自说秋来兴,时时梦远峰”表达了诗人对省安上人秋日禅思的赞赏,以及自己常常在梦中追寻那远方的山峰,暗含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寺生活的宁静与深远,流露出诗人对僧侣生活的敬仰和自我内心的反思。
治水弗绩鲧当殛,逃入羽渊为黄能。
韩山东北有荒庙,豕象冕服吁怪哉。
乡社养牲禁畜豕,恐触神怒风雷灾。
秦汉以来不读礼,祝尸鼎俎如优俳。
魂魄久与魑魅杂,野妖阴怪凭草莱。
高山南北二千里,谽豁凿断龙门开。
昆仑长河走出海,神禹功大不可偕。
后王书称嗣天子,永为万世严祠斋。
为崇王像备冠舄,寝庑敞侈完倾摧。
明饬有司正祀典,春秋致祭吾自来。
山亏一篑功,泉废九仞迹。
精神去不回,虚牝黄金掷。
溯舟望南麓,近岸多巨石。
溪流曲折多,波喧奔湍激。
野竹拥杂树,纷纷两参列。
古松气不群,苍然数百尺。
晚花发幽丛,浮云动遥壁。
优游可忘年,去此皆妄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