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落照。一片青山宜晚眺。枉渚回波。
短棹何人载酒过。秪愁归去。蔓草寒蹊无觅处。
他日重游。记取前溪双树头。
孤亭落照。一片青山宜晚眺。枉渚回波。
短棹何人载酒过。秪愁归去。蔓草寒蹊无觅处。
他日重游。记取前溪双树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山水画卷。诗人以“孤亭落照”开篇,营造出一种黄昏时分的孤独与静谧氛围。接着,“一片青山宜晚眺”,点明了观景的地点和时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此欣赏美景的情境。
“枉渚回波”一句,通过“枉渚”(弯曲的水道)和“回波”(水面的波纹),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动态之美。而“短棹何人载酒过”则引入了一丝生活气息,仿佛有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乘着小舟,带着美酒而来,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
“秪愁归去”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担忧,担心离开后无法再次寻得此般美景。“蔓草寒蹊无觅处”则更加强调了这种担忧,暗示了美景可能难以再次寻得,给人以淡淡的哀愁。
最后,“他日重游。记取前溪双树头。”诗人希望将来能再次回到这个地方,并且特别记得那两棵位于溪边的树,以此作为回忆的标志。这一句既是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也是对美好记忆的珍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