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其三》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其三》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古风

山亏一篑功,泉废九仞迹。

精神去不回,虚牝黄金掷。

溯舟望南麓,近岸多巨石。

溪流曲折多,波喧奔湍激。

野竹拥杂树,纷纷两参列。

古松气不群,苍然数百尺。

晚花发幽丛,浮云动遥壁。

优游可忘年,去此皆妄役。

(0)
翻译
功败垂成的山峦,泉水消失在九仞深的沟壑。
精神一旦消散无法挽回,宝贵的黄金也被随意丢弃。
逆流而上,眺望南边的山坡,岸边布满大石头。
溪水弯弯曲曲,水流声喧闹,奔腾湍急。
野生的竹子与杂树混杂,错落有致地排列。
古老的松树卓尔不群,苍翠挺拔高达百尺。
傍晚时分,花朵在幽深的丛中绽放,远方的墙壁被浮云轻轻触动。
在这里悠闲自在,岁月仿佛静止,远离世俗劳役才显得珍贵。
注释
山亏:功败垂成。
泉废:消失。
精神:精神力量。
虚牝:空虚无物。
黄金:宝贵财富。
溯舟:逆流而上。
南麓:南坡。
巨石:大石头。
波喧:水流声喧闹。
野竹:野生竹子。
参列:错落排列。
古松:古老的松树。
群:出众。
百尺:极高。
晚花:傍晚的花朵。
幽丛:幽深的丛中。
遥壁:远方的墙壁。
优游:悠闲自在。
忘年:忘记岁月。
妄役:世俗劳役。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景色的诗歌,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超脱尘世纷扰的心境。

"山亏一篑功,泉废九仞迹。" 开篇便以宏大手法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山的崩塌与泉的干涸,寓意深远,显示了自然界无穷的力量和变迁。

接下来的"精神去不回,虚牝黄金掷。"则透露诗人对物质欲望的超然态度,精神一旦飞扬,便不再沉迷于世俗的诱惑。

"溯舟望南麓,近岸多巨石。溪流曲折多,波喧奔湍激。" 这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示了诗人泛舟山水之乐,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舟行于曲折的溪流间,四周是巨石与奔腾的波涛,这些生动的画面构成了诗歌的核心。

"野竹拥杂树,纷纷两参列。古松气不群,苍然数百尺。" 野竹与杂树交织,古松挺拔,显示了自然界的丰富多样,以及岁月沉淀下来的沧桑巨变。

"晚花发幽丛,浮云动遥壁。优游可忘年,去此皆妄役。" 诗尾以晚花与浮云相映,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获得的超然和自由,仿佛时间也随之淡化。最后一句则总结全诗,强调了远离尘世烦恼的生活才是真实而纯粹的。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界力量与美丽的赞美,传递出一种超脱物欲、归于自然的心灵追求。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为翁正三学士题东坡天际乌云帖

东坡自谓字无法,天巧绳墨何从施。

青霄碧海纵游戏,自中律度精毫釐。

尝托西湖佳丽地,仍记閒情书小诗。

前人不见蔡君谟,后人不识柯九思。

人生翰墨细事耳,古今相接良赖之。

学士新作苏米斋,欲饱看字?輖饥。

此册神妙尤所秘,云烟阅世怜公痴。

今朝我更作公病,敛册向箧重手持。

日午来看到昏黑,兀兀不乐归车驰。

学士平生妙临本,试作尝眩真鉴知。

请烦冰雪襟怀手,再写佳人绝妙辞。

(0)

首夏圆明园·其二

榭柳台花依旧荣,触怀无处不伤情。

柔桑正值新蚕候,黄鸟惟传子夜声。

(0)

桃花渡

江上青青杨柳枝,人家万竹闭柴扉。

春风应候花争发,社雨生寒燕未归。

半树木兰依岸绿,一行鸂鶒背人飞。

濯缨空忆沧浪思,不及渔郎有钓矶。

(0)

题画赠王葱岳中丞·其二

上头可有锦冈无,一例风光列昼图。

昨夜泰山云气美,飞为快雨到西湖。

(0)

热河三十六景诗·其十二锤峰落照

纵目湖山千载留,白云枕涧报深秋。

巉岩自有争佳处,未若此峰景最幽。

(0)

閒眺

雨过桑麻长,晴光满绿田。

人行蚕豆外,蝶度菜花前。

台笠家家饷,比邻处处烟。

欢声同好语,针水晒秧天。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