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邸卧病口号·其二》
《燕邸卧病口号·其二》全文
清 / 嵇永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王程既迫敢蹒跚,出处关头义命安。

母过七旬应侍养,家无次子孰承欢。

圣朝教孝沾恩易,人子离家入告难。

一纸九门天荡荡,陈情空自泪汍澜。

(0)
鉴赏

这首诗《燕邸卧病口号(其二)》由清代诗人嵇永福所作,表达了对孝道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真挚流露。诗中通过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在家庭责任与社会期望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首联“王程既迫敢蹒跚,出处关头义命安”,点明了诗人因公务繁忙而不得不面对的困境,以及在人生选择的关键时刻,如何平衡道德义务与生命价值的思考。这里的“王程”指为王事奔走的行程,“蹒跚”则形容行动不便,暗示了诗人可能因身体或精神上的疲惫而显得步履维艰。

颔联“母过七旬应侍养,家无次子孰承欢”,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家庭责任。母亲年迈,需要照顾,而家中没有其他儿子可以分担这份责任,这使得诗人感到深深的忧虑和责任感。这一联体现了儒家孝道思想的核心——尊老爱幼,强调了对长辈的赡养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颈联“圣朝教孝沾恩易,人子离家入告难”,反映了社会环境对孝行的支持与个人面临的实际困难之间的对比。一方面,朝廷倡导孝道,给予孝顺父母的民众以荣誉和奖励;另一方面,作为子女,离开家庭去履行公务或承担其他社会责任时,却面临着难以兼顾家庭与工作的挑战。这一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在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社会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的难度。

尾联“一纸九门天荡荡,陈情空自泪汍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痛苦。尽管他试图通过书面的方式向朝廷表达自己的困境和请求支持,但最终却发现自己的努力似乎徒劳无功,只能以泪水来宣泄内心的苦楚。这一联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情感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某些制度或政策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使得个人在履行孝道与追求自身职责之间陷入困境。

综上所述,《燕邸卧病口号(其二)》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诗歌,也是对孝道这一中国传统美德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深刻探讨。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个人选择与社会期望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嵇永福
朝代:清

清江苏无锡人,字尔遐,号漪园。顺治十二年进士。康熙间试鸿博未中。选严州府推官,降为历城县丞。有《漪园遗稿》。
猜你喜欢

送郑季常赴大学正

驱车出西城,眷言与君违。

北顾临康衢,问子将焉之。

赤骥度渥洼,终当饮瑶池。

成都九轨道,一跃不可追。

浮尘暗荆棘,捷径行多迷。

长风战秋林,零露沾人衣。

青松不改柯,期子清霜时。

(0)

喜迁莺

腊天初晓,庆五色瑞云,华轩呈绕。

紫府真人,丹台仙伯,合降世间荣耀。

彩笔素题,篇翰未减,家声词藻。

秀眉宇,俊丰标阀阅,声名都好。富贵长欢笑。

此际锦堂,移下蓬莱岛。

妙舞蹁跹,清歌宛转,两行翠娥燕赵。

劝饮百千钟酒,岁岁朱颜不老。

春近也,看香红又怕,小桃开了。

(0)

瑞云浓

睽离谩久,年华谁信曾换。依旧当时似花面。

幽欢小会,记永夜、杯行无算。

醉里屡忘归,任虚檐月转。

能变新声,随语意、悲欢感怨。可更馀音寄羌管。

倦游江浙,问似伊、阿谁曾见。度已无肠,为伊可断。

(0)

折梅

折时须拣带苔枝,两蕊三花尽自奇。

簪向银瓶全俗了,古铜瓶浸恰相宜。

(0)

苦吟

蚁无秋衣雁有裘,霜天谋食各自愁。

雁声寒死叫不歇,蚁膝冻僵行复休。

先生苦吟日色晚,老铃来催吃朝饭。

小儿诵书呼不来,案头冷却黄齑面。

(0)

郡圃杏花二首·其一

小树嫣然一两枝,晴醺雨醉总相宜。

绝怜欲白仍红处,政是微开半吐时。

得幸东风无与对,主张春色更还谁。

海棠秾丽梅花淡,匹似渠侬别样奇。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