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出西城,眷言与君违。
北顾临康衢,问子将焉之。
赤骥度渥洼,终当饮瑶池。
成都九轨道,一跃不可追。
浮尘暗荆棘,捷径行多迷。
长风战秋林,零露沾人衣。
青松不改柯,期子清霜时。
驱车出西城,眷言与君违。
北顾临康衢,问子将焉之。
赤骥度渥洼,终当饮瑶池。
成都九轨道,一跃不可追。
浮尘暗荆棘,捷径行多迷。
长风战秋林,零露沾人衣。
青松不改柯,期子清霜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的作品,名为《送郑季常赴大学正》。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驱车出西城,眷言与君违":开篇即设置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氛围,通过驾车离别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分别时的心情。
"北顾临康衢,问子将焉之":诗人在临别时,回头望向那条熟悉的街道,询问朋友将要前往何处,这里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和不舍。
"赤骥度渥洼,终当饮瑶池":接下来是对郑季常赴京城求学之志的赞美。赤骥指的是壮丽的马匹,度渥洼则比喻克服困难,而“终当饮瑶池”则预示着朋友将来必将达到高处,即取得成功。
"成都九轨道,一跃不可追":这里通过对成都道路宽广、九轨并行的描绘,暗喻郑季常一旦踏上求学之路,便如脱兔一般,难以追随。
"浮尘暗荆棘,捷径行多迷":这两句则是警示和鼓励。浮尘暗指途中艰辛与障碍,荆棘象征困难与挑战,而“捷径行多迷”则提醒朋友选择正确的道路,不要走弯路。
"长风战秋林,零露沾人衣":这两句描绘了送别时节气氛围和景色,通过秋日的萧瑟之声和清晨的露水,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生动的意境。
"青松不改柯,期子清霜时":结尾两句则是对郑季常坚守品德、不随波逐流的赞美与期待。青松比喻坚贞不渝,而“期子清霜时”则表达了希望朋友在清冷的早晨,能保持一颗清醒而坚定的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表达了对朋友离别之情感,也抒写了对于朋友前程的美好祝愿和深切期望。
野畦烟老芍药红,小桥曲水遥相通。
礼宜门今在何处,离离禾黍荒城空。
夕阳霞散西山麓,看花欲向村垆宿。
眼前红绿飏香尘,归途喜买数竿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