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折梅》
《折梅》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折时须拣带苔枝,两蕊三花尽自奇。

簪向银瓶全俗了,古铜瓶浸恰相宜。

(0)
注释
折:采摘。
时:时候。
须:必须。
拣:挑选。
带:带有。
苔枝:长有青苔的枝条。
两蕊三花:两朵或三朵花。
尽:都。
自:自己。
奇:奇特。
簪:插。
向:向着。
银瓶:银色的瓶子。
全:完全。
俗:普通。
了:(使)……变得。
古铜瓶:古铜色的瓶子。
浸:浸泡。
恰:恰好。
相宜:合适。
翻译
采摘花朵时要挑选带有青苔的枝条,那些两朵或三朵花都显得特别奇特。
如果把它们插在银瓶中就显得太普通了,还是用古铜瓶来浸泡会更合适。
鉴赏

这首诗是杨公远的《折梅》,创作于宋末元初时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在这短小精悍的四句中,诗人通过折梅这一行为和细节,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折时须拣带苔枝”,开篇即以动作之细致入诗,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物象的精心选择。这里,“折”不仅是行为,更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与意图。而“须拣带苔枝”的要求,不只是为了美观,也在于保持梅枝原本生长状态下的自然之态,这种做法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本真性的追求。

“两蕊三花尽自奇”,诗人的目光聚焦在那几朵独特的梅花上,通过数量上的不完整来强调其独一无二。这里,“两蕊三花”并非实指,而是对梅花之美的一种抒情方式,这种写法增添了画面之中的意境与诗意。

“簪向银瓶全俗了”,这一句则转而批评那些将花束整齐地插入华丽的银瓶中,失去了原有的生动与个性。这里,“全俗”一词,显然带有一种对过度修饰、世俗化的不满。

“古铜瓶浸恰相宜”,诗人提出了自己的审美观点,他认为只有将梅枝置于古朴而有年代感的铜瓶中,才能体现出梅花原有的韵味和独特之处。这里,“浸恰”一词,更是强调了物与器之间的一种自然契合。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梅花审美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艺术和生活态度上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考亭陈国器以家酿饷吾友人卓民表民表以饮予香味色皆清绝不可名状因为制名曰武夷仙露仍赋一首

二年饮水闽中村,忽见玉醴倾蛮尊。

涓涓醍醐灌热脑,耿耿沆瀣明朝暾。

旱尘久涨城市暗,渴梦欲挽江湖吞。

何人远致双鲤信,知我来扣罗雀门。

不须邀月已清绝,尚恐熨齿当微温。

要从华池汲真液,岂独玄鬓薅愁根。

微茫已识投辖客,妩媚似返当垆魂。

奇功谁续伯伦颂,妙意要与渊明论。

胸中我自有泾渭,笔下君已倾昆崙。

诗成寄与约他日,饮君与我空瓶盆。

(0)

御街行.书岐阳邮亭词只半阕

一身萍梗随邮转。恨归路、如天远。

近来魂梦也疏人,不似旧时常见。

剩衾馀枕,冷清清地,空恁闲一半。

(0)

新晴

寒窗寂寞度残冬,接得春来雨又风。

芳思悠悠空自远,清游款款与谁同。

林梢淡抹烟初霁,菜甲新抽土旋融。

多谢殷勤檐鹊舞,数声足喜夕阳中。

(0)

送同幕刘正父召试

合是冰壶寘露寒,果然笔札对金銮。

虽云经世谈何易,谩道忧时事转难。

正气必能回坏證,中流当与障狂澜。

熟知议论平如砥,且把清规作样看。

(0)

昨夜

昨夜阴风刮地鸣,乱敲窗纸梦魂惊。

壁寒剥落泥成片,屋老漂摇瓦作声。

野市霜明人迹险,官河水冷客舟横。

翻思带甲眠戈者,何幸吟身傍帝城。

(0)

双路

王命驱驰不敢轻,文书要覈去来情。

青山步步生幽意,碧涧悠悠趁远程。

春浅禽声犹自小,泥酥马迹正宜晴。

地名见说名双路,便舍崎岖就坦平。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