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赋佚老堂志宏见和复用前韵成一篇呈兴宗》
《余赋佚老堂志宏见和复用前韵成一篇呈兴宗》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人生期百年,得老亦无几。

超然高世士,急流贵勇止。

挂冠神武门,不与王侯事。

驱车返田庐,出关随父子。

宁知千载后,夫子亦云尔。

虚堂号佚老,游息长在此。

心閒齐物我,漏尽谢生死。

遗德蔼清芬,承家有贤嗣。

行年踰六十,遇物如止水。

岂惟诗家流,端是林下士。

闭关园日涉,不种红与紫。

满庭松桂香,月露浩如洗。

风篁自萧萧,池溜方泚泚。

知我却叩门,锄榛出芳卉。

杞菊初长苗,棠梨半含蕊。

清谈款襟抱,忘此德与齿。

境幽人复佳,发我斐然意。

作诗挂楹间,拙恶何时弭。

邓侯亦可人,佳句实予起。

抱膝更长吟,芜音惭四始。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余赋佚老堂志宏见和复用前韵成一篇呈兴宗》。诗中描绘了一位超然于世俗的高士形象,他选择在晚年回归田园,远离官场的纷扰,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诗中通过描述这位高士的日常生活,如挂冠归隐、驾车返家、与家人共处、在虚堂中悠然自得等场景,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精神境界。

诗中还提到高士的品德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其家庭的传承。通过“遗德蔼清芬,承家有贤嗣”一句,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此外,诗中也描绘了高士居住环境的幽静与美好,如满庭松桂飘香、月露如洗、风竹萧萧等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高士生活的闲适与和谐。

最后,诗中提到友人邓侯的和诗,以及诗人自己对于创作的谦逊态度,体现了文人间的相互欣赏与激励。整首诗不仅展现了高士的个人风采,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理想生活状态的社会风尚。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送袁少府报政·其二

游烟郭外牵晴绿,折柳江头带雨青。

黄鸟初飞归越客,彩云深处是燕京。

庭閒月色疏松落,梦绕关河短剑横。

朝罢丹墀输隐瘼,休言青简滞儒生。

(0)

彰义关送驾南巡·其一

晓树葱茏月渐低,龙舆光转凤城西。

鹓行露肃衣冠集,雉尾风高甲仗齐。

缭绕紫云行处合,徘徊清跸望中迷。

太平天子初巡守,式听明庭咏醉鹥。

(0)

从军行·其一

马鸣风萧萧,笳悲月皎皎。

夜出玉门关,遥听金鸡晓。

(0)

书感

沙鸟冲烟去,滩声近莫喧。

溪毛青绾石,山雨白投村。

适意偏难得,空名底用存。

古来沉陆者,不是薄浮缘。

(0)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鲁七星岩二十景诗·其十四方塘鱼跃

千顷澄波溢作池,为君添作豢鱼陂。

江湖老去应忘我,只是临流少惠施。

(0)

题顾汝和所作寒影图

涧底青枝接凤鸾,梅花相并重琅玕。

虎头画手风流在,能向西窗写岁寒。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