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非乔木,兴王有世臣。
嗟余后死者,犹及老成人。
德业经文武,风流表搢绅。
空馀行乐地,处处泣遗民。
故国非乔木,兴王有世臣。
嗟余后死者,犹及老成人。
德业经文武,风流表搢绅。
空馀行乐地,处处泣遗民。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作,名为《韩康公挽词三首其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中的“故国非乔木”用了比喻手法,将国家比作坚固的大树,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兴王有世臣”指的是开创基业和维持基业的忠诚之臣,这里是对韩信等功臣的赞颂。
“嗟余后死者,犹及老成人。”这里的“嗟余后死者”表达了诗人对于已经去世的人的哀叹,而“犹及老成人”则是在感慨那些虽然年迈但依旧保持着正直品行的人。
“德业经文武,风流表搢绅。”这句中,“德业”指的是高尚的品德和业绩,“经文武”意味着这些品德和业绩是通过文学和军事两方面得到传承。诗人认为韩信等人的功业不仅在于军事成就,还体现在文化上的影响力。
“空馀行乐地,处处泣遗民。”这句话中,“空馀行乐地”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盛景的怀念,而“处处泣遗民”则是诗人在这些遗迹之中感慨于当年英雄辈出的凄凉结局,流下泪水。
总体来说,这首挽词通过对历史人物功业的赞美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辈出之后的时代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月姊容颜别一家,天真何必御铅华。
秋来残腻方抛弃,幻作篱边馥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