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潘帐干二首·其二》
《和潘帐干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史弥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铁研磨穿志未伸,也叨朝迹也临民。

九关犹记钧天梦,一舸重寻湘水春。

自笑装怀多倥偬,从知满腹欠精神。

调高郢曲终难和,羞杀歈歌籋后尘。

(0)
注释
铁研磨:比喻刻苦磨炼,坚韧不拔。
志未伸:指抱负未能实现。
钧天梦:喻指宏伟的理想或朝廷高位。
湘水春:象征美好的自然与希望。
倥偬:形容事务繁忙,时间紧迫。
满腹欠精神:指内心空虚,缺乏活力。
郢曲:古代楚国的高雅音乐,此处借指高雅的艺术。
歈歌籋后尘:歈歌:歌唱;籋:踏,此处指追随。意为不愿跟随前人的足迹。
翻译
铁研磨砺意志未展,也曾身居朝堂也亲民。
记忆中仍有天宫之梦,再次乘船寻找湘江的春天。
自嘲胸怀满是忙碌,深知内心缺乏活力。
歌声虽高却难以应和,羞于追随前人尘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弥宁的作品,名为《和潘帱干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未能实现的哀叹,以及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怀念。

"铁研磨穿志未伸" 表示诗人心中的抱负和理想虽然受到压制,但依然坚持不懈,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也叨朝迹也临民" 暗示诗人的关注点在于国家大事与民间疾苦。

"九关犹记钧天梦" 这一句带有一丝神秘色彩,可能是指诗人对于往昔某些重大事件的回忆,这些事件如同封锁的天门一般难以触及。"一舸重寻湘水春" 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怀念,"一舸" 指独自驾着小船,"重寻" 强调了再次寻找的意味。

"自笑装怀多倥偬" 诗人自嘲自己的抱负过于宏大,而现实中却难以实现。"从知满腹欠精神" 则揭示出诗人内心的不甘平庸,希望能有所作为,但又感到自己能力不足。

"调高郢曲终难和" 这里"调高" 可能是指音乐或文学作品中的高潮部分,而"郢曲" 是古代的一种乐曲,"终难和" 表示即使是在艺术创作上,也很难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最后一句"羞杀歈歌籋后尘" 中的"歈歌" 通常指的是结束或完成一首诗歌,而"籋后尘" 则可能是比喻用语,表示将过去的瑕疵和不足埋藏起来,不愿再提。

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艺术创作上的自我挑战。

作者介绍

史弥宁
朝代:宋

史弥宁,字安卿,鄞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嘉定中,以国子监生莅春坊事,带阁门宣赞舍人。知邵阳。弥宁著有诗集友林乙稿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道士凌虚楼

道人乐道厌喧啾,直倚层空架此楼。

万顷风云生榻底,一天星斗布檐头。

黄庭夜数犀珠读,玄圃时凭鹤背游。

安得我身无俗事,也来个里学清修。

(0)

和胡学士冬至后六日扈从猎龙山同蹇尚书诸公游牛首山佛窟寺诗韵三首·其一

山寺迢迢一径微,山中景趣世应稀。

花飞涧水惊鱼跃,风引松云伴鹤归。

朝士来游无俗驾,老僧留语总禅机。

回鞭还从銮舆后,满路天香暗袭衣。

(0)

京师八景·其六西山霁雪

西山日上雪初晴,素壁银屏万叠明。

高树迎风飞玉屑,小桥流水涩琴声。

恍疑沧海通三岛,绝胜昆崙见五城。

但使年年足丰稔,桑麻燕雀遂生成。

(0)

题竹赠潜溟

竹以比君子,所贵在幽贞。

况当冰霜间,而有琤琤声。

掩径翠蔼蔼,拂云玉亭亭。

坐令炎嚣月,顿觉凉意生。

我欲截为管,持之献明廷。

铿然中律吕,永继韶钧鸣。

(0)

耕读堂为陈德庸赋

我昔居陇亩,荷锄事躬耕。

抱膝吟梁父,而遗十载名。

谷云遇长风,吹之入太清。

雨露承恩泽,日月回光荣。

衔环徒虚报,素餐空愧情。

朅来识夫子,卓荦南中英。

手握明月珠,鸿飞入冥冥。

禾黍满近畴,青山对前楹。

独坐阅遗编,心与前贤并。

大略陋章句,高谈鄙纵横。

兴来发商歌,金石扬遗声。

傅子怀巨川,谢公济苍生。

功成倘相见,携手凌蓬瀛。

(0)

东白轩歌

郡侯轩子名东白,邀我题诗写胸臆。

自言曾客京华东,惯识东方五更色。

天上鸡人唱晓筹,青宫问寝当龙楼。

午门万户启金钥,宵衣圣主思嘉猷。

左右衣冠尽台辅,献纳论思出肝脯。

螭头不动香烟高,虾须渐捲晨光吐。

太学读书灯火深,承恩作簿花溪浔。

九重尧舜尚忧惕,承流宣化当劳心。

残月辉辉太白闪,鸡声三唱更五点。

夜如何其夜向晨,面视东方色容俨。

东方未白思明光,东方既白瞻扶桑。

有时颠倒衣与裳,簿书期会亦琴堂。

坡仙赤壁曾题赋,亦有当年东白句。

枕籍舟中何足论,岂似君家所扁之小轩。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