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克明使云南还夜话》
《黄克明使云南还夜话》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轺车万里使星孤,故国重逢已白须。

浊酒临灯共风雨,新诗满眼见江湖。

数车薏苡如珠否,长柄壶卢有子无。

问俗论心言不尽,钟声半夜唤啼乌。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黄克明使云南还夜话》描绘了使者黄克明长途跋涉后与友人深夜交谈的情景。首句“轺车万里使星孤”形象地写出黄克明孤身一人驱车行过万里的艰辛,暗含旅途的寂寞和使命的沉重。次句“故国重逢已白须”则表达了他们久别重逢时的沧桑感,以及岁月流逝的感慨。

“浊酒临灯共风雨”描绘了两人在风雨中围坐饮酒的场景,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也体现了友情的深厚。接下来的“新诗满眼见江湖”暗示了他们的交谈内容可能涉及广阔的世间万象和人生哲理。

“数车薏苡如珠否,长柄壶卢有子无”运用比喻,询问的是旅途中的见闻,薏苡是否如明珠般珍贵,壶卢是否有果实,寓言式的问答展现出对生活的关注和对未知的好奇。

最后,“问俗论心言不尽,钟声半夜唤啼乌”以深夜钟声和乌鸦的啼叫作为背景,进一步烘托出谈话的深沉和时间的推移,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思考和人生的无尽话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对话,展现了使者的旅途见闻和朋友间的深情交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送严判官归滁州

永阳谪宦鬓成华,唯有宾从最可誇。

文学东堂进士第,风流南国相公家。

移官我未归丹禁,回棹君今指白沙。

滁上淹翔虽已久,寺楼山色对琅邪。

(0)

南郊大礼诗·其一

圣君重卜祀南郊,仗用黄麾间白旄。

仙吹冷翻苍玉佩,晓霞晴透绛纱袍。

天开兜率斋宫静,海涌蓬莱帐殿高。

迁客生还知有望,商山不敢读离骚。

(0)

和吏部薛员外见寄

枨也好刚多悔吝,唯凭忠信自书绅。

严陵知退遗荣利,只拟沧浪把钓纶。

老去趁朝慵待旦,病来求假动经旬。

西垣兴味更谙尽,一片乌纱满马尘。

(0)

丹河闲步

谁爱潺湲到水滨,春来唯有我来频。

沙边坐惯渔翁识,岸上行多白鸟驯。

髭发照看添霰雪,冠缨濯后少埃尘。

今秋更拟营蓑笠,冒雨冲风把钓纶。

(0)

樱桃渐熟牡丹已凋恨不同时辄题二韵

红芳落尽正无憀,吟绕空枝首重搔。

最恨东君才思少,不留檀口待樱桃。

(0)

听琴赠远师

世人倾耳听繁音,太音古淡难为听。

有如广庭题旌夏,或者惊遁疑有神。

当时舜床调五弦,薰风煽物无穷人。

若言造化不爱玩,安得感君回阳春。

遗音相继嗣者谁,穷山缁侣黄冠师。

非干此意乐穷静,世路自与相参差。

我今试听清风操,野鹤孤猿对残照。

琅琊山下醉翁吟,分明拨向琴中调。

人言大弦如玉温,小弦廉折亮以清。

春秋自是隔寒暑,天地不得令偕行。

岂如七弦转十指,劲节谐音同到耳。

乃知造化在指端,岂但高山与流水。

道人不肯长怀珍,亦曾挟艺游车尘。

高门八字惊未见,脱赠往往捐千纯。

如今飘泊困长路,更觉世味难将迎。

应将感怆赴琴曲,一听万虑罗心兵。

道人勿苦生冰炭,古道须信非人情。

哀音果要洗俗耳,更去娇弦三两声。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