轺车万里使星孤,故国重逢已白须。
浊酒临灯共风雨,新诗满眼见江湖。
数车薏苡如珠否,长柄壶卢有子无。
问俗论心言不尽,钟声半夜唤啼乌。
轺车万里使星孤,故国重逢已白须。
浊酒临灯共风雨,新诗满眼见江湖。
数车薏苡如珠否,长柄壶卢有子无。
问俗论心言不尽,钟声半夜唤啼乌。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黄克明使云南还夜话》描绘了使者黄克明长途跋涉后与友人深夜交谈的情景。首句“轺车万里使星孤”形象地写出黄克明孤身一人驱车行过万里的艰辛,暗含旅途的寂寞和使命的沉重。次句“故国重逢已白须”则表达了他们久别重逢时的沧桑感,以及岁月流逝的感慨。
“浊酒临灯共风雨”描绘了两人在风雨中围坐饮酒的场景,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也体现了友情的深厚。接下来的“新诗满眼见江湖”暗示了他们的交谈内容可能涉及广阔的世间万象和人生哲理。
“数车薏苡如珠否,长柄壶卢有子无”运用比喻,询问的是旅途中的见闻,薏苡是否如明珠般珍贵,壶卢是否有果实,寓言式的问答展现出对生活的关注和对未知的好奇。
最后,“问俗论心言不尽,钟声半夜唤啼乌”以深夜钟声和乌鸦的啼叫作为背景,进一步烘托出谈话的深沉和时间的推移,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思考和人生的无尽话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对话,展现了使者的旅途见闻和朋友间的深情交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永阳谪宦鬓成华,唯有宾从最可誇。
文学东堂进士第,风流南国相公家。
移官我未归丹禁,回棹君今指白沙。
滁上淹翔虽已久,寺楼山色对琅邪。
枨也好刚多悔吝,唯凭忠信自书绅。
严陵知退遗荣利,只拟沧浪把钓纶。
老去趁朝慵待旦,病来求假动经旬。
西垣兴味更谙尽,一片乌纱满马尘。
红芳落尽正无憀,吟绕空枝首重搔。
最恨东君才思少,不留檀口待樱桃。
世人倾耳听繁音,太音古淡难为听。
有如广庭题旌夏,或者惊遁疑有神。
当时舜床调五弦,薰风煽物无穷人。
若言造化不爱玩,安得感君回阳春。
遗音相继嗣者谁,穷山缁侣黄冠师。
非干此意乐穷静,世路自与相参差。
我今试听清风操,野鹤孤猿对残照。
琅琊山下醉翁吟,分明拨向琴中调。
人言大弦如玉温,小弦廉折亮以清。
春秋自是隔寒暑,天地不得令偕行。
岂如七弦转十指,劲节谐音同到耳。
乃知造化在指端,岂但高山与流水。
道人不肯长怀珍,亦曾挟艺游车尘。
高门八字惊未见,脱赠往往捐千纯。
如今飘泊困长路,更觉世味难将迎。
应将感怆赴琴曲,一听万虑罗心兵。
道人勿苦生冰炭,古道须信非人情。
哀音果要洗俗耳,更去娇弦三两声。
《听琴赠远师》【宋·王洋】世人倾耳听繁音,太音古淡难为听。有如广庭题旌夏,或者惊遁疑有神。当时舜床调五弦,薰风煽物无穷人。若言造化不爱玩,安得感君回阳春。遗音相继嗣者谁,穷山缁侣黄冠师。非干此意乐穷静,世路自与相参差。我今试听清风操,野鹤孤猿对残照。琅琊山下醉翁吟,分明拨向琴中调。人言大弦如玉温,小弦廉折亮以清。春秋自是隔寒暑,天地不得令偕行。岂如七弦转十指,劲节谐音同到耳。乃知造化在指端,岂但高山与流水。道人不肯长怀珍,亦曾挟艺游车尘。高门八字惊未见,脱赠往往捐千纯。如今飘泊困长路,更觉世味难将迎。应将感怆赴琴曲,一听万虑罗心兵。道人勿苦生冰炭,古道须信非人情。哀音果要洗俗耳,更去娇弦三两声。
https://shici.929r.com/shici/QEbp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