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阳谪宦鬓成华,唯有宾从最可誇。
文学东堂进士第,风流南国相公家。
移官我未归丹禁,回棹君今指白沙。
滁上淹翔虽已久,寺楼山色对琅邪。
永阳谪宦鬓成华,唯有宾从最可誇。
文学东堂进士第,风流南国相公家。
移官我未归丹禁,回棹君今指白沙。
滁上淹翔虽已久,寺楼山色对琅邪。
此诗描绘了送别之情,宦游之感。"永阳谪宦鬓成华"表明时光流逝,头发已白,而官职的荣耀如同华丽的装饰,唯有宾客来往最能显示其可观之处。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的感慨。"文学东堂进士第"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风流南国相公家"则是赞美某位达官的门第和文化气质。诗人通过这些字面展示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移官我未归丹禁,回棹君今指白沙"中,"移官"意味着调动职务,"丹禁"可能是指朝廷或京城,而"回棹"则是船只行进的样子,"白沙"可能是指某地的景象。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尚未返回朝廷之意,同时对友人的归去表示惜别。
最后两句"滁上淹翔虽已久,寺楼山色对琅邪"写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滁上"可能是指滁州一带,"淹翔"则形容游子在外漂泊之久,"寺楼山色"则是对自然风光的描摹,而"琅邪"常用以喻指山川之美,此处与"寺楼山色"相对,更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于友情、官途、时光流逝以及自然美好等主题的深沉感慨。